第6b版:街镇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党建+网格 力度+温度

西园车厝的“驾驶”模式

本报记者 苏明明

车厝,顾名思义:安置车的地方。西园街道有个车厝社区,G72和G15两条高速公路,交会着从社区边穿过。彼时为其取名的人不会想到,这里真成了物流园基地,每天车来车往。

社区内常住人口7555人,其中流动人口1421人,绝大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司机。这一特殊情况使得车厝社区基层治理面临了一定困难。为破解难题,车厝社区对基础网格进行细化调整,建立“党建+网格”的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凝心聚力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让基层各项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司机某某,下高速时做过一次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在车厝社区有过短暂停留……”日前,凌晨1时许,车厝社区党委书记,同时也是社区一级网格长的王春同接到这则重磅通知,睡意全退。

紧急赶往事发地的路上,王春同也没闲着,一个接一个的电话将社区网格内的人员都调动起来:事发地所属第六网格二级网格长杨鸿斌第一时间赶到,带领网格员将涉疫点隔离起来;二级网格员张进春配合做流调工作,活动轨迹必须详尽,快速找出所有的密接和次密接;一级网格员王幼双迅速调集社区疫情防控物资,天亮后社区全员核酸……一条条指令,清晰传达到位,所有人忙中不乱。

十分钟不到,王春同已经赶到涉疫点——某牲畜养殖场。“这个司机是当天19时下高速,在高速路口做的核酸,接着就到养殖场卸货,20时许同车人员前往一家快餐店打包晚饭,23时离开养殖场后直接上的高速……”现场流调初步结果出来了,王春同又分派网格人员对涉疫的养殖场工作人员及快餐店人员进行管控和初步流调。在上级防疫人员赶来时,现场秩序井然。

人员转运、区域隔离、现场消杀、网格核酸等,在车厝网格高效运作下,紧急事件得到严密控制。

“我们都去隔离了,养殖场内的5000多只鸡鸭鹅怎么办?这一损失,可是20多万元呢。”养殖场负责人忧心忡忡。“可是5000多只活禽,社区工作人员也没养过。”王春同告诉记者,为了让隔离人员安心,同时为了居民财产不损失,经过协商,社区找来曾在养殖场工作的人员,负责饲养这些活禽。

这次防疫实战,车厝社区网格展现出的速度、力度和“温度”,得到了各级防疫部门的称赞。

王春同介绍,车厝社区辖区内有现代物流园,因此,流动人员虽然仅有1400多人,但这些人员大多是司机,来自全国各地,行动轨迹复杂。车厝社区的防疫难度直接提到了“超难”模式。

“做好基层服务管理,特别是疫情防控工作,是我们当前工作重点。”王春同说,今年以来,社区对基础网格进行细化调整,提档“升级”,共设置了1个一级网格、6个二级网格、10个三级网格,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社区“两委”担任二级网格长,社区党员、联防队员、志愿者充实到二级网格员及三级网格员队伍中。社区统筹网格内村两委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热心群众等力量,扎实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宣传、报备、登记等工作,实现了户户有人联、有人管,针对省内入(返)晋人员,协助做好线上登记报备、线下证明出具和落地管理等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墙。

“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承担最苦、最累的工作,没有一人有怨言。”王春同介绍,车厝社区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遇到突发问题快速应对,展现网格速度。

“健全的工作机制是网格管理工作落实、落细的重要制度保障。”王春同说,街道干部下沉社区,担任网格指导员,社区形成“网格长+网格指导员+网格专员+居民”的防控格局。网格管理机制、党员管理机制、党员服务机制、信息管理机制、协调处理机制五项机制有效融合,网格工作人员站好岗、履好职、尽好责,展现网格力度。

“在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的居家观察对象和困难群众,我们总是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方便,照顾好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社区开展“暖心行动”,为居家隔离人员和弱势群体提供“跑腿”服务代买必需品,切实保障群众的“菜篮子、药罐子”。牢固树立“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展现网格“温度”。

“我们将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发挥网格作用,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服务辖区群众,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王春同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