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市场又有大动作!继养老理财“试水”获得市场普遍认可后,近段时间以来,部分银行已开始内测个人养老金账户,并于手机银行App上推出专属“养老专区”,为今后的布局做好准备。伴随银行养老金融服务的不断升级,对消费者而言,未来或将有更多选择,也将有更好的养老金融服务体验。
银行机构动作不断
8月份以来,第二批养老理财陆续发售。与首批推行时不同的是,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试点地区扩大至“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深圳”十地,试点机构扩大至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家理财公司。
养老理财市场的爆火,吸引了各方的注意。
与此同时,各种养老金融服务不断升级。例如,中信银行推出“幸福+”养老账本,将实现第一、二、三支柱养老资产的归集展示,为客户呈现一个跨周期、跨平台、跨资产类别的“养老账本”。在账本功能中,中信银行全貌展示客户的养老资产状况,不断优化汇总养老资产、测算养老缺口、规划养老方案、提供养老服务等功能,进而打造养老金融服务的一站式办理平台。
近期,不少银行还在酝酿新的动作。
继此前有大行内测首批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后,近期,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陆续在手机银行APP中推出个人养老金专属板块。例如,平安银行在“口袋银行”App内设置了“养老专区”,支持客户完成养老金测算并生成报告,同时支持税延养老保险和养老目标基金的购买。
满足养老金融需求
面对养老这块“蛋糕”,银行机构争相升级养老金融服务,无疑为消费者今后的养老理财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性。尤其是个人养老金融专属板块的推出,将进一步完善养老金账户相关业务体系,集合养老服务,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保险、理财、基金产品的购买服务。
据了解,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其中规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或者具有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形,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
政策的出台,加快了银行机构升级养老金融服务的步伐。“近几年来,不少银行在养老金融服务方面积极探索,推出手机银行老年版、走进社区开展金融宣教、推出养老专属理财等。”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工作人员陈女士介绍,“针对个人养老金方面,未来银行也要在普及个人养老金政策要点和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下功夫’,帮助消费者合理规划养老资金,强化金融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