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创新引领 高质量发展

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柯国笠

17日,出席党的二十大的福建代表前往北京展览馆,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并在福建展区久久驻足,全方位深度感受福建奋进新时代的辉煌十年。其中,一件印有中国龙、五星元素的短道速滑服,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这件短道速滑服为安踏集团自主研发、制造,是世界上最轻最透气的短道速滑服,但防切割强度却是钢丝的15倍,能为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提供充分的保护。此外,该速滑服比普通滑冰服减阻性提升5%~10%,被称为“冰上鲨鱼皮”,助力武大靖等中国短道速滑队名将夺得多枚奖牌。

“我们的实验室数据验证,这些运动装备能将运动员成绩提高0.1秒。在决胜于千分之一秒的速滑类项目中,这对奖牌归属有重要影响。”安踏专业装备部产品高级经理、短道速滑服和速度滑冰服的设计师杨媚清说。

看似轻薄的衣服,却有远超钢丝的强度——柔与刚背后,是安踏在专业运动领域的科技硬实力。

“今天,安踏可以自豪地讲,我们的技术是世界领先的。”安踏品牌体育资源高级总监谢春龙说,以往,国内运动员很多采用的还是国外品牌的专业竞赛装备,如短道速滑比赛服、钢架雪车比赛鞋、高吨位举重鞋等,但在近两届的大赛中,安踏的产品已经成为运动健儿的首选。

在竞技场交出靓丽答卷,安踏还将“奥运科技”投向消费市场。近年来,包括氮科技、炽热科技在内的多个自主研发科技被大范围应用于安踏零售终端产品中,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科技硬实力的实现,还依托实体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

今年,在对五里鞋底厂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的同时,安踏晋江鞋生产区启动池店鞋生产园区自动化、智能化改造的步伐,率先在业内推进智能化技术在制鞋领域的应用,推动生产制造环节提质增效。

安踏集团鞋晋江生产区负责人雷世源说,持续投入、推动升级是当下安踏鞋服制造体系的总体基调。长期在体育用品赛道的积累和引领,是安踏对行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坚守实业、持续发展的初心和决心。

创新引领,是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众多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的关键一招。上市15年来,安踏累计投入超56亿元用于自主创新研发,搭建覆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创新研发网络,累计申请专利2600多项,是国内获得专利数量最多的体育品牌。

坚守实体、不断创新,安踏集团用自己的成长历程,写就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崛起轨迹,也获得了时代的褒奖。

如今,每年有超过3亿件(双)鞋服产品在安踏集团生产线上诞生。今年上半年,安踏集团中国市场营收超过耐克中国,打破了耐克、阿迪达斯两大国际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双雄称霸”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路强国、数字中国。’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就是要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一根本,脚踏实地做实业。”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说,安踏集团十年来的成长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品牌蝶变的真实写照。作为民营企业,安踏将继续不遗余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高质量发展超越。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