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探秘拥有“光”的企业

养正中心小学小记者走进夜光达公司

本报小记者 苏馨元 李彦君 黄一晴

“再深的夜,有我们的光。”对于每一位赶路人来说,这是多么有安全感的一句话。近日,晋江安海养正中心小学50名小记者在晋江经济报的组织下,来到龙湖镇一家拥有“光”的企业——夜光达公司进行参观学习。

当日一早,我们便在夜光达公司大楼集合,短暂整队过后,夜光达公司总经理老许带我们开启了这趟“探秘之旅”。

第一站,反光知识我学习。老许亲和地向我们讲解了反光材料的种类及1.0玻璃微珠光、2.0微棱镜光、3.0全棱镜光的原理,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紧接着,我们做了有趣的“手电筒游戏”。当光照在衣服的瞬间,神奇的一幕出现了——衣服竟然由原来的暗灰色,变得五彩斑斓,大伙都惊叹不已!老师说,这就是光的反射原理。

第二站,城市光彩我赞叹。跟着老许讲解的脚步,我们在光学运用微视频里看到无数平凡的工作者,他们身上的反光服装,给这个城市的夜增添了一抹抹靓丽的色彩。光,真的是太神奇了!

第三站,红色精神我传承。一进入“发光党建”展厅,墙上“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的话语,就深深印入我的脑海。这一句话鞭策着我们,让我们铭记生活从来都不容易。我们应当努力学习,传承红色精神,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最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记录这次有意义的“探秘之旅”。临走前,夜光达公司还送了我们各种各样的反光贴纸,大伙开心极了,眉飞色舞地商量着要贴在爸爸妈妈的车子上。

回到家里,我开始查询关于反光材料的知识,惊奇地发现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保护了我们的安全。

这次的“夜光达”之旅,让我知道了生活中反光材料无处不在,让我对生活中更多的事物产生了“一探究竟”的兴趣,好奇心更加爆棚了!

小记者感言

这次,我作为养正中心小学的一名小记者,来到龙湖镇夜光达公司党建展馆参观体验。在探秘“光之隧道”昏暗的室内,我亲眼目睹了反光材料、发光材料的神奇。在那里,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光学应用短片中,我知道了有许多人默默地为社会辛苦付出!我相信今天的所见所闻都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未来只有更努力,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小记者颜颐歆

通过这次“夜光达”之旅,我知道了反光材料其实存在于许多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保护着我们。

小记者蔡铭凯

在夜光达公司许总经理的带领下,我们非常荣幸地参观了一家专业生产各类反光材料的高科技企业,感受反光材料的神奇。“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

小记者吴东芪

通过今天的“夜光达”之旅,我了解到身边的很多事物都需要运用到反光材料,也明白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我要好好学习,这样长大以后才能为国效劳。同时,我也为晋江有夜光达这样的公司感到无比骄傲。

小记者陈昱鋆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跟随老师一起参观了夜光达公司。我最喜欢他们的品牌标语“再深的夜,有我们的光”。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今天我们追“光”而来,明天我们也要学习“老许”一家的创业精神,让自己成为“星星之火,闪闪发光”。

小记者杨明锴

在三楼展厅,讲解员老许围绕着“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讲了许多故事。他们的探索精神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散发着自己的“光”。

小记者刘晟睿

今天,我来到夜光达公司参观学习。我学习了许多新知识,知道了反光材料最早来源于猫的眼球,反光材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安全保障,正如他们公司的宗旨——为人类安全事业而奋斗。我也要认真学习,成为一个对祖国有所贡献的人。

小记者吴璨宇

指导记者 刘泽宇 董严军

指导老师 颜燕华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