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秋向此时分。”白露之后,今年的秋意一日比一日浓厚,随之而来的,就是秋分节气。
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此时,秋季刚刚度过一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四处弥漫着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的浓浓秋意。
那么,秋分该如何养生?
秋分养生攻略
秋分起居,宜早卧早起。“秋分早晚温差增大,应增加睡眠时间。”晋江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蔡文墨介绍,早睡调养人体阳气,符合养收之道;早起则使肺气得以宣发,防止收敛太过。“平时,以晚9点至10点入睡,早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秋分着装,宜添衣加被。蔡文墨建议,随着气温降低,应注意换上保暖效果较好的床褥,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友,秋分过后就不宜再睡凉席。秋分之后,可适当“秋冻”,但不宜过于寒冷。
秋分饮食,宜少辛增酸。蔡文墨建议,“中医认为秋季应肺,而燥为秋季之主气,燥气易伤津液,故肺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可适当多吃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等。另外还宜进食一些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杨桃、柚子以及葱姜等辛辣食物。”
秋分运动,宜动静结合。蔡文墨建议,“动”可慢跑或登高,“静”可进行腹式呼吸或脐周按摩。
秋日靓汤推荐
入秋之后,人易肺燥干咳、胃燥渴饮、肠燥便秘、鼻干咽痛,中医称之为“秋燥”。
为防止秋燥的发生,蔡文墨建议,应该适当多补充一些水分,多喝一些汤水。清润的汤水可以滋润肌肤和脏腑,减轻燥邪对肌体的伤害。
1.罗汉果白菜干汤
原料:罗汉果1个,白菜干50克,瘦猪肉100克。
做法:①用清水将罗汉果、白菜干洗净,瘦猪肉洗净切块。②将上述三物同放进汤煲内,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煲汤,使菜干变软烂,调味即可。
功效:养阴清肺,润燥化痰。
2.沙参玉竹煲老鸭汤
原料:沙参50克,玉竹30克,老鸭半只。
做法:①先将老鸭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②沙参、玉竹洗净。③将上述材料用中火至文火煲煮一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3.剑花煲猪肺汤
原料:剑花干品30克,鲜猪肺300克。
做法:①先将猪肺用清水灌洗干净后,切片;剑花用水稍浸洗净。②将上述二者放进瓦煲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煲煮一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润肺清热,补肺止咳。
4.南杏仁炖雪梨汤
原料:南杏仁10克,雪梨1个,白砂糖30克。
做法:①先将南杏仁用水稍浸泡去皮,雪梨切成4块。②杏仁、雪梨、白砂糖一齐放进炖盅内,加清水200毫升,隔水炖一小时后,饮汤食雪梨。
功效:清热生津,化痰止咳、润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