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施玉霜做出了一个决定,将80岁寿宴办酒的钱捐出去,这是件令人敬佩的事情。(详见本报9月12日头版《“这样过寿更有意义!”》报道。)
笔者认为,施阿婆一家的举动,推进了移风易俗,是一种社会新风尚的体现,它体现的是一种更加健康的风俗习惯。这个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更是精神上的健康,也是晋江慈善之都、爱心之城的缩影。仁者寿,80岁寿宴的办酒钱让更多老人受益,这样过寿更有意义,这也是施玉霜80岁收到最好的生日贺礼。
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应民心民意的好事。早年晋江,每逢老人做寿、婚丧嫁娶、孩子满月,摆宴席、讲排场多,浪费也多。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把“办酒钱”“庆贺钱”捐出来做公益。灵源英塘社区一乡贤简办爱子婚事,向社区764名老人每人发放200元敬老金;青阳陈村社区一乡贤取消儿子婚事宴席,向575名老人每人发500元的“大礼”;永和镇茂亭村吕厝一旅港乡贤不办爱孙周岁宴,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500元敬老金……比比皆是的善举,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也是晋江整个社会仁者之风盛行的表现。
仁者爱人。“施阿婆”们以自己的行为,打破大操大办的传统习俗,不仅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还发挥了榜样作用。他们的行为对子孙后代也有特别的影响,让后辈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德教育,将仁善精神传承下去。
80岁的施阿婆耳聪目明、手脚灵便、子孙孝顺、生活无忧,认识她的人都不禁说一句:“伊真有福气”!我愿理解为古人说的:“仁者寿,善者福”。
明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