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每天至少要看20分钟的电视,很担心她的眼睛会出问题。”当下,孩子不可避免地接触各类电子产品,再加上写作业、看书,如用眼过度或用眼不当,很容易引起眼部健康问题。本期,“亲子健康”栏目将与家长们分享一些眼部保健的干货,为孩子的视力保驾护航。
近视渐趋低龄化
据了解,3~6岁的儿童常见的一些眼部问题有近视、远视、散光和弱视。晋江爱尔眼科验光师蔡燕婷告诉记者,现在近视的儿童逐渐趋低龄化,很多孩子早早地就戴上了眼镜,主要原因是电子产品的低龄化、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等原因,导致孩子眼轴发育过快,远视储备快速降低,小小年纪便产生了近视。
那么,该如何预防近视呢?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每用眼20分钟建议远眺5米外的物体20秒以放松眼睛;2.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累计不超过30分钟/天,户外活动2小时/天;3.做好孩子屈光发育档案收集,定期每3个月或6个月做1次眼科检查,对于屈光发育指标超过正常值的情况及时给予近视防控干预。
远视早发现早处理
蔡燕婷说道,儿童屈光发育异常另一个常见问题就是远视。据了解,低度的生理性远视是正常现象无需处理,但有一些中高度远视(+3.00D以上)则往往代表着有潜在的屈光问题,其常见原因往往是眼轴发育过短(眼球前后直径太小),造成屈光异常进而影响视力发育。
如果孩子出现中高度远视的问题,家长应该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蔡燕婷告诉记者,在幼儿园入园前体检及每年的常规体检中都很容易发现高度远视,家长应及时引起重视并到专业的眼科门诊部进行会诊,在必要时及时给予睫状肌麻痹验光处理,遵循医嘱及时戴镜。
散光需引起重视
此外,散光是很多孩子在眼科筛查体检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蔡燕婷介绍道,由于低龄儿童的角膜尚在发育,角膜上不同位置的屈光力存在差异故会出现散光。低度的散光可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检查发现儿童的散光超过-2.00D,则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到眼科会诊。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避免或预防儿童散光呢?蔡燕婷说道,由于孩子的角膜尚在发育成型,家长应尽量避免让孩子长时间的哭闹,避免其经常揉眼睛,并时刻注意用眼卫生。
弱视应尽早处理
蔡燕婷介绍道,弱视是指儿童由于斜视或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问题,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无器质性病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屈光参差、高度远视、高度散光。
那么,预防弱视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儿童的屈光异常,并尽早进行专业的眼科处理。家长应重视每一次幼儿园的视力体检,对于要求眼科复诊的情况及时引起重视并到院复诊。在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后,在必要时遵循医嘱及时戴镜可有效避免弱视。必要时给予遮盖、穿珠等基础弱视训练,根据视力的恢复情况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眼小贴士
1.在生活中注意勤洗手,不要用脏手揉眼睛,避免到花粉或粉尘多的地方,可有效避免结膜炎等问题。
2.注意用眼安全,避免拿尖锐物玩闹嬉戏,避免跑跳等撞击眼球,不可让孩子接爆竹、胶水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