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中秋月圆 家国情浓

晋江各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共庆传统佳节

梧林“侨村秋月夜”主题活动的快闪武术表演。

晋江经济报小记者在新华书店博饼。

▲圆爱志愿服务队开展爱心早餐活动,为群众送上中秋月饼。

本报记者 沈茜 陈巧玲 董严军 文图

最明故乡月,家国情愈浓。中秋佳节,是爱国爱家同频、家国情怀共融的日子。

别样活动庆团圆,民俗文化展现无限魅力;“线上线下”话团圆,大家小家充满爱的力量;敬老院里享团圆,老人们有了快乐的“家”……在刚过去不久的中秋佳节,晋江各地传承传统文化,举办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家国情怀成为这个节日的最美底色。

在传统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是中秋节永恒的主题之一。

中秋之夜,在晋江梧林传统村落,红红火火的烧塔仔与皎洁的月色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壮美、绚丽的中秋月夜图。市民、游客三五成群结伴到此,感受中秋佳节的花好月圆。

快闪演出、美食集市、歌仔戏表演……当天,梧林“侨村秋月夜”主题活动的相关配套活动陆续上演,琳琅满目的各色美食飘香四溢,中秋节的梧林,带给市民游客丰富的节日文化体验。

在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街中景·曲中戏”非遗街头演出、“情满古厝”音乐汇等系列活动,高甲戏、木偶戏、小提琴演出等多场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交织的活动,营造了温馨、热闹的节日氛围。

身着传统宋朝服饰、游览世遗点磁灶窑址、体验宋代点茶非遗技艺……在磁灶镇“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中,依托泉州世遗点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泉州古代外销陶瓷博物馆,通过系列主题活动,数对亲子家庭以最传统的方式沉浸式体验中秋传统文化。

在良好家风家教中增强家国情怀

万家团圆的时刻,也是爱的教育时刻。一次线上视频电话、一件远方亲人寄来的家乡美食、一段精心制作的节日祝福视频,都让人们更懂得“家”的意义。

一封侨批,一纸浓情。9月11日,在晋江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晋江博物馆,一场“千里相思共明月 侨批解码暖人心”中秋节公益社教活动,吸引了15名青少年学生相聚于此,近距离了解“侨批”文化。

什么是侨批?为什么要写侨批?通过参观晋江华侨华人历史展,听讲解员讲述晋江华侨华人漂洋过海闯荡打拼的奋斗历程和心系故土反哺桑梓的故事之后,孩子们找到了答案,同时也对他们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希望他们能够懂得无论未来走得再远,都要记得自己的根在晋江。”为了带孩子来感受一下晋江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家长赖女士第一时间就为两个孩子报名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人们在中秋节里不可或缺的情感表达。一场场线上活动,让那些无法归家的晋江在外游子,在云上“团圆”,并感悟传统文化。

9月10日晚,灵源大学生团队举办“情寄中秋,与‘灵’同乐”——大学生中秋线上博饼活动,共吸引全国各地50名灵源籍大学生参加。

“这场博饼活动,成为身在全国各地的灵源籍大学生与家乡的情谊联结带,寄托了我们对家乡和亲人朋友共同的思念。”活动策划人之一的柯清楷同学感慨道。

节日期间,晋江市图书馆开展线上猜灯谜等趣味活动,充分整合有声资源,传递中国文字的独特韵味;晋江市总工会开展“云上中秋话团圆”微信公众号留言赢好礼活动,许多职工踊跃留言分享自己的中秋故事和节日祝福;本报组织小记者在新华书店举办中秋博饼游园活动,书香气息和闽南风俗文化一同浸润人心……晋江以线上线下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营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良好氛围,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在志愿服务中用爱书写家国情怀

一盒月饼、一句问候、一声祝福,凝聚着社会各界对困难弱势群体的一片心意、一份牵挂。中秋节前后,晋江各镇街志愿者们将“小我”融入“大我”,用真情和行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温暖着人们的心。

9月10日,晋江祥和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来到陈埭镇龙人伍心敬老院,为长者们带来精彩的节目和丰富的博饼礼品,大家其乐融融一起过中秋。

南音、闽南歌曲、魔术……晋江星源志愿联合社还携手中学生,给老人们带来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表演。充满活力且富有爱心的志愿者们,让整个养老院充满了欢声笑语。

“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有你们来为我们服务,我们轻松多了,太谢谢了!”日前,由晋江市义务救援协会灵源救援队、灵源街道灵水社区联合举办的灵源街道中秋义诊、义剪公益活动结束后,老人们不停地向志愿者表达谢意。

来自专业机构的5位义剪志愿者和灵源街道的医护志愿者在忙活之余,还与老人们拉家常,了解他们近期的生活和健康状况,让老人倍感亲切。

以中秋节为契机,许多社会志愿团体纷纷组织开展主题公益活动。其中,晋爱志愿服务队为群众免费赠送中秋月饼等爱心早餐,传递暖暖爱心;晋江市橄榄慈善协会组织志愿者走访慰问26户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米面油、月饼等物资和慰问金,传达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爱。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还有许多各行各业的人坚守岗位,只为守护更多人的平安健康。

高速公路上有这么一群人,放弃小家的团圆,以坚守温暖群众归家路;白衣天使用医者的使命,保障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公交司机、环卫工、建筑工人等基层劳动者,用辛勤劳作换来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每逢佳节,千家万户平安祥和是因为有无数人的默默付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才换得四海升平,家国两圆。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