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晚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秋老虎”来袭 处暑养生这样做

节气养生

蔡文墨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的本意,是止息;因此,处暑,即为出暑。指的就是炎热的天气已经结束,秋凉将至。然而,南北大不同。

晋江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蔡文墨表示,闽南此时,仍没有停止暑气,还是“处处有暑”的状态,正是立秋处暑正当暑。那么,此时该如何养生呢?

处暑至易秋乏 养生当以养肺为先

“秋老虎,毒如虎。”岁至处暑,人体的阳气开始内收,因此,不少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俗称秋乏。蔡文墨坦言,此时,适当午睡可化解秋乏。

蔡文墨坦言,处暑已至,天气日渐干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燥邪犯肺,使肺津受损,从而出现咳嗽或干咳无痰、口干、舌燥、咽痛、目涩、鼻出血、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症状。因此,秋季养肺变得极为重要。

养肺先要宁心神。养肺首先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的万物萧条。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方法之一。因此,秋天的精神调养很重要。

重食疗以润肺。中医认为,燥为阳邪,易伤津损肺、耗伤肺阴,因此秋季应注意食疗以润肺。百合、银耳、荸荠、山药、秋梨、鱼鳔、蜂蜜等有滋阴润肺作用。冰糖银耳汤、黄精秋梨汤、雪梨膏、百合莲米汤、山药莲米汤、芡实山药羹等也有养阴润肺作用,不妨常食。白色入肺,多吃白色食物对肺有好处。

起居有度适秋凉。秋季天高气爽,应早卧早起,这样有益于收敛精气神。进入深秋以后,天气变化无常,衣着要随天气变化而增减,否则易受凉感冒。运动时最好微微出汗或不要出汗,千万不要大量出汗,使身体津液外泄,损伤“秋收”的原则。

秋季汤品推荐:

板栗木瓜土鸡汤

“秋冬养阴”是中医四时养生基本。值得一提的是,处暑节气,也是养阴与祛湿,消暑和防燥并存的多变季节。处暑后,秋季汤水宜养阴润秋燥和健脾胃相结合,季节交替,逐渐进补,不宜大补或燥补。为此,蔡文墨为大家推荐了一道温补养阴、厚补肠胃、健脾和胃的家常汤品——板栗木瓜土鸡汤。

他介绍,板栗是秋季应季节干果,能够给人较多的热量,具有益气健脾胃、厚补肠胃、补肾益脑的食疗作用。秋季多吃板栗,对冠心病、高血压都有一定的辅助防治作用。常发腹泻、慢性肠炎患者可以多食。木瓜是咱厝人秋季爱食的蔬果,可做汤做菜。木瓜生吃不仅有很好的泻火作用,也有健脾消食、润燥养阴、美容清肠毒功效。木瓜和栗子相结合,汤品甘甜清润,是秋日里大众家庭的靓汤首选。

制作方法及食材主料:土鸡半只、板栗150g、木瓜一个。先将鸡肉焯水后备用,木瓜切块,再将板栗、木瓜和鸡煲1小时,最后放入适量盐即可。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