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20年蝶变 从小厂到民族品牌

——且看安踏恒安柒牌如何心无旁骛做实业

编者按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生动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领导和推动了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实践探索和理念创新,充分展现了他胸怀全局、着眼长远的战略思维,大刀阔斧、科学决策的改革思路。在该书“七下晋江,调研总结‘晋江经验’”章节,详细讲述了习近平六年曾七次到晋江调研,总结提出“晋江经验”的历程。

日前,本报派出骨干力量,专门走进习近平“七下晋江”时走过的企业、村镇,深入采访他们在“晋江经验”指引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新成效,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本报记者 施珊妹 柯国笠

20年,晋江巨变。

2002年,杨扬在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为中国代表队摘得首金时,安踏还只是一家小公司;20年后,这位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成为安踏形象大使,而安踏已成为中国体育产业龙头。

2002年,恒安集团旗下品牌“七度空间”重磅登场,那时的恒安恐怕不曾猜想,历经20载,将拥有心相印、安尔乐等众多知名品牌,稳坐国内家庭生活用品行业头把交椅。

2002年,中华立领尚未问世;20年间,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柒牌,一次次亮相国际舞台。

……

20年,脱胎换骨。以制造业起步,守住初心,心无旁骛地秉承“把一双鞋、一件衣服、一张纸当成一个科技产品去做”的理念,晋江企业从国际行业巨头的代工作坊,成长为与其竞技的民族品牌,是“晋江经验”的践行者,更是受益者。进入新时代,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晋江企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正续写“晋江经验”新篇章。

只做实业一件事

8月8日,安踏发布全新的奥运冠军跑鞋。这款跑鞋是以国家队运动员需求为核心,专为中国国家队5公里至10公里跑步训练而打造的奥运冠军跑鞋。

与冬奥深度绑定的同时,安踏也收割了不少大众消费者。今年年初的北京冬奥会上,安踏的钢架雪车鞋、谷爱凌龙纹雪服等产品一度吸睛。冬奥会期间,安踏在天猫平台的成交额实现了35%的同比增幅。

很难想象,30年前晋江陈埭的一家小作坊,会跃升成为国内最大的体育用品集团,并用自家科技支持“家门口”的奥运会。

安踏做到了——30年专注“做好一双鞋”,成为领衔国内体育行业发展的标杆。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说,安踏的成功秘诀在于“始终坚守实体经济、坚守主业”。

从设计环节到供应链环节,从生产端到产品端,从包装到物流,引入大数据、AI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构建行业首个科学运动实验室……每一次重大投入,都是安踏在给“一双鞋”的事业加码。

一帆领航,千帆竞发。

晋江市内坑镇,福建恒安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黑灯仓库”里的机器人手臂,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码垛作业。机械手高速运转,无人穿梭车前来接续,自动堆垛运送。在这个容量达传统仓库4倍的立体仓库内,多个操作环节由智能化系统“包办”,工人通过操控板即可对吨级原料轻松装载。

心无旁骛坚守实体,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让恒安集团销售额从2002年的10多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08亿元,增长约20倍。

在晋江,不仅有做好“一双鞋”的安踏、深挖“一张纸”的恒安,还有凭借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和一股不服输的劲,把一件衣服做到极致的柒牌。

内搭衬衫袖口露出标准长1厘米;外衣领襟标准宽1厘米;内搭衬衫领口露出标准高0.8厘米……这是中国柒牌经过一年反复推敲得出的“中华立领1∶1∶0.8黄金准则”,也成为立领西服设计的美学标准。

“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企业,柒牌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从夫妻裁缝店成长为全国知名的服装品牌,我们始终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中国柒牌董事长洪肇设表示,在做好一件衣服的事业上,43岁的柒牌想要走得更远。

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安踏与华为梦幻联动——在近日举行的2022安踏创新科技大会上,行业领头羊的强强联手掀起热议。这是安踏继去年首次举办创新科技大会后,接续创新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出的一步先手棋。

“创新为企业生存之本”。依仗全产业链的创新,安踏的黑科技产品惊艳四座。

这样的优势,在安踏钢架雪车鞋研发过程中得以显见。

竞技装备的研发周期往往长达一年、两年,而当安踏冬奥装备研发小组接到钢架雪车鞋研发任务时,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只剩4个月时间。

时间紧,任务重,如何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安踏调动了整个供应链科研体系——鞋品上采用了行业独创的导流板和翼型降阻设计,可使鞋身整体降低风阻10%;采用3D打印钛合金鞋钉设计,有效增强作用力;采用仿生流体力学设计的导流线可降低壁面摩擦力53.5%;氮科技中底具备耐低温、高回弹的特性,材料回弹率高达82.6%,鞋底异形曲面碳板科技材料回弹力提升2%,从而保障了运动员蹬跑时力量有效传递……

这一切并非无据可循。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告诉记者,上市15年以来,安踏集团已累计投入超56亿元用于自主创新研发,搭建覆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创新研发网络,累计申请专利2600多项,是国内获得专利数量最多的体育品牌。

尽管如此,安踏仍然紧迫感十足。为此,在后续的经营发展中,安踏依旧不吝于花费巨资在创新领域,构建覆盖从材料到生产到产品到人才的完备的创新体系:到2030年,安踏集团在自主创新研发上的累计投入将超过200亿元。

县域处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末梢,通常被认为是薄弱的一环,但晋江市却成了全国制鞋技术集聚中心之一。创新,已然成为晋江企业发展的首要动力。

柒牌工业园的智能车间里,智能机器人早已投入火热的生产中。记者看到,在六楼的裁剪车间,5G AGV(自动搬运机器人)小车将刚刚裁剪好的服装面料,运送至另一栋楼三层的缝制车间。在运送过程中,AGV小车自行上下电梯、出入卷帘门,跨越生产不同区域,穿行流畅无阻。

不仅如此,柒牌在打造智慧工厂的同时,还借助5G网络导入MES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系统。在西服吊挂制造车间内,工人的操作台上都放置着一台平板电脑。工人可以通过MES智能管理系统下发的视频,直接查看当前服装的制作工艺流程。

由此,泉州市首个5G智慧工厂揭开了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新篇章。事实上,自成立以来,柒牌持续加码实体、持续创新:1998年,引进世界最先进的西服生产流水线;2005年,引进英国犀牛褶专利技术;2016年,推出多功能智能夹克;2017年,凭借“西服生产数字化车间”成为福建首个获得此项国家级项目的服装企业……

于恒安而言,创新是多维度的。

今年,恒安集团在数字化进程上跑出加速度。6月,恒安集团召开SAP升级项目启动会,引进最新版本SAP PCE(私有云),进一步推动“业财一体化”,构建统一、高效、敏捷、可持续的恒安数字化核心,为下一阶段高速发展提供新动力。

(下转2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