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亲子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永和镇群英幼儿园林美丽:

乡村老师的20年幼教时光

“最美”档案 姓名:林美丽 所在园:永和镇群英幼儿园 工作年限:20年 获奖情况:曾获得“晋江市骨干教师”、永和镇“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多篇论文在CN刊物、市级刊物发表,参加市级幼儿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比赛荣获三等奖,在晋江市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主持泉州市级课题《运用交互式白板优化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实践研究》实践研究并顺利结题;多次指导幼儿在晋江市中小学、幼儿园电子制作锦标赛和镇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2003年,刚毕业的林美丽被分配到永和镇一所小学附设的学前班任教。即便园舍简陋、设备匮乏、师资紧缺,她仍咬牙坚持了下来。2013年,该镇成立了第一所公办幼儿园群英幼儿园,林美丽参加了试岗学习并转岗。这些年来,她身兼一线老师及后勤岗位,不断地学习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见证了晋江幼教行业的发展。

毕业时仅有附设班

成为“包干”老师

回忆起毕业时的光景,林美丽打开了话匣子。“那个时候小学附设班正在改建,我们就搬到村里的老人会过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我们的班级与老人们打牌的场地仅用一块简易的木板隔开。我们会尽量在课余时间带孩子玩一些游戏,以减少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影响。”林美丽回忆道,当时的幼儿园老师可以说是“包干”,从孩子入园后到放学前仅有一个老师带班,直至陪孩子走完幼儿园的生涯。

“我刚毕业时带的是大班的孩子,因为之前带他们的老师很有经验,家长们经常夸那位老师的好,我听后压力挺大的。”林美丽笑道,带班时她尊重每一个孩子,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她主张让孩子大胆动手,不断探索、反复尝试,让教育方法越来越有效。同时,积极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学习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不知不觉中,家长的观念悄悄发生了改变:虽然老教师有经验,但新老师的教学观念、方式更现代、更有活力,更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刚毕业时带小班新生的那段经历,令林美丽至今记忆犹新。她坦言,早些年小班新生入园时的哭闹现象比较普遍,不少家长会驻足观看孩子的在园情况。“当时,我跟搭班老师带孩子们到户外玩游戏,愉快的互动让孩子们暂且忘记了分离焦虑。”林美丽说道,一天中最艰难的时刻,要属午饭、午睡环节了。她和搭班老师咬咬牙坚持着,孩子不吃饭就喂着吃,孩子不睡觉就抱着睡,陪他们度过最艰难的几天。

不断适应新岗位

兼学园后勤工作

为了能够更好地胜任这个岗位,林美丽不断地提升自己。2013年6月份,永和镇成立了第一所公办幼儿园——群英幼儿园,林美丽接到了参加为期一个月的试岗学习通知。“在晋江市实验幼儿园跟岗学习后,我收获特别多、感触特别大。我发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特别大,城市更注重孩子主动探究与学习,给孩子们上课形式多样,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是‘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林美丽坦言,早些年乡村小学的学前班还是偏小学化,通过跟岗学习更清楚如何通过游戏获得学习,并养成一些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品质,积累生活经验等。

“我在群英幼儿园的第二年,永和镇的第二所公办幼儿园成立了,我们园里的师资有部分流动,就在这个时候我被调任为后勤副园长。在这之前的十多年里,我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没有相关的后勤管理经验,当时真的是一个头好几个大。”林美丽告诉记者,即便这样她还是扛下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坚持一边带课一边学习。刚开始时,也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比如某个东西坏了急需修缮,保育员缺勤需要她到班级顶班等情况。帮忙顶班时,林美丽会帮老师分发点心、清洗碗筷、陪孩子入睡等。

随着学园保育工作慢慢步入正轨,她着手指导保育员尝试助教工作,通过观看相关的学习视频,再实地指导她们与孩子进行互动等。除此之外,她还会定期与保健医生、厨师探讨食谱,为孩子们提供更加科学、营养、美味的食物。在安全方面,该学园每月会结合安全主题开展班级安全特色课程,帮助孩子们提高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从小学附设班转到公办幼儿园,从一线老师转岗为管理岗位,林老师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这么多年,她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工作着。由于林老师比较随和,幼儿园后勤保障人员遇到困难或有什么建议都会及时与其沟通。”对此,该园园长苏玉玲告诉记者,后勤工作比较繁杂,涉及安全、卫生保健、后勤人员管理、财务等工作,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林美丽除了负责一线教学工作外,尽心尽力做好该园的保教工作,为幼儿园有序运转“保驾护航”。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