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初以来,伴随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使得净值型理财全面走进投资者的视野,但在市场震荡加剧之下,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不仅连连下降,更甚者出现了“破净”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本地投资者反应如何?
“权益市场持续走低,银行理财收益亦是如此。”晋江崇德路某银行工作人员陈女士说道,“尽管市场已在底部区间,但投资者信心略显不足。”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结论,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业绩比较基准出现双双下降,业绩比较基准更是创下近三年的新低。
数据显示,上月,银行及理财公司发行的公募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为1932只(不含私募产品),环比下降2.67%,同比下降15.41%,发行机构类型包括理财公司、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上月,人民币净值型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环比下降6BP,同比下降9BP,创近三年来最低水平。理财公司方面,上月,理财公司共发行了426只理财产品,较上个月减少1只。理财公司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4.17%,环比下降16BP。
“今年前四个月,由于债市低迷、股市震荡下跌,理财公司大批产品净值下跌,让理财公司在权益投资方面更加谨慎。”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表示,5月份以来,随着债市回暖、股价持续回升,理财产品净值得到修复,投资者须理性看待净值波动的理财产品,不必过于关注产品短期净值波动,购买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