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培仁
日前,晋江市“青耘泉州·夏耘梦想”直播助农暨紫帽镇青年创业空间紫星文创创业基地在紫帽紫星村正式揭牌。这是紫帽镇落细落实推动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两助两帮”,打造数字乡村,助推青年返乡创业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近年来紫星村推进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两年,紫星村通过与台湾专业人才对接,引进台湾特色农业品种,尝试发展体验式观光农业。“我们发挥紫星绿色有机生态资源优势,全面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培育了紫晟七彩农业专业合作社、紫馨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调整绿色蔬菜、蜂蜜、土蛋鸡等传统产业结构。”紫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紫星村已引进10多个台湾品种,加快形成杨梅深加工、龙眼加工、果蔬、土鸡蛋、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链条,不断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记者了解到,紫星村有效推动128亩土地流转,目前正加快慢学园研学基地落地,打造集旅游、娱乐、教育、养殖、餐饮、民宿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研学示范点。同时,引进一家文创工作室,改造20余亩生态溪公园,与台湾农学专家共同探索发展田园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特色农业。
在前不久刚开播的紫星村“筑梦空间”共享直播间,各种直播设备一应俱全。近年来,紫星村坚持以培育本土人才兴乡、服务在外人才返乡、动员社会人才下乡为重点,建立了紫帽镇青年创业空间、紫星文创创业基地等,并邀请当地专业电商团队参与,通过实施“双带”计划进行带货和带人,协助带货推广农产品。同时,开设直播电商培训课程,引领青年创业者进行电商直播、营销视频拍摄等活动,为青年创业提供扶持助力,实现“青年创业—乡村分红—乡村发展—青年回流创业”的闭环。
来到紫星村下溪园自然村,一条溪流沿着村庄缓缓流淌,一栋栋红色民房环绕在紫帽山脚下。这是紫星村近年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效之一。截至目前,紫星村已完成裸房整治任务数134宗,平改坡改造125宗,拆除搭盖66处,清理水体17处,清理垃圾点33处。如今的紫星村,既保住了绿水青山,又打造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特色,为“绿水青山”生态价值转变为“金山银山”经济价值寻找到一条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