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明明
全村五分之四的常住人口是“新晋江人”,对于陈埭镇南霞美村来说,做好“新晋江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基层治理工作就成了一大半。为此,南霞美村于日前成立了一支由“新晋江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
“这雨下个不停,厂房屋顶都泡得漏水了。”一段简短的文字配上现场照片,被发到了南霞美村第一网格微信群中,而发这些信息的是群里的一名志愿者。看到信息的网格员立即联系物业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查看并在雨势减小后修补漏洞。
“感觉反应特别快,我们这边刚反映问题,马上就有人来解决。”陈荣是群里的一名志愿者,也是该网格的三级网格员。他说,作为一名“新晋江人”,这让他有了“主人翁”意识,“不管是厂里的安全生产工作,还是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只要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很快就有回应。感觉自己也参与到了村里各项管理工作中。”
南霞美村党支部书记陈振明告诉记者,南霞美村有三分之二的面积是工业区,五分之四的常住人是“新晋江人”,由“新晋江人”来管理“新晋江人”是最好的选择。“像第一网格,我们直接设立在星企港工业园区,网格员由重点企业的工作人员直接担任,同时配备了15名志愿者。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企业,主要是配合网格员开展工作。”陈振明说,村里为每名志愿者颁发了正式的聘书。截至目前,全村共有54名志愿者。
三级网格体系建立后,又该如何调动网格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之成为一个长效机制?南霞美村也有招,“经过研究后,村里决定对做得好的网格员进行奖励,做得不好的进行惩罚。”陈振明表示,村里每月会评选一次“网格之星”,评选结果将纳入季度考核中,每年还会再评一次优秀。
除了奖惩制度,南霞美村还成立了一支网格监督队伍。陈振明说,疫情期间,村里的老人协会成立一支志愿者队伍,为全村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许多贡献。而这支志愿者队伍目前就地转化为网格观察队,负责监督三级网格运行,收集意见、提出意见。
“以前,基层治理工作是村两委‘单一管’,如今演变成‘多元治’。”陈振明说,未来南霞美村还希望引入妇女、儿童的力量,探索“多元主体共治共管”的基层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