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除青少年、白领等低头一族外,就连老友们也难逃威胁。
关爱全年龄段人群的眼睛健康,不容忽视。老友如何科学爱眼护眼,擦亮“心灵的窗户”?一起来本课堂学习一下吧!
“雾里看花”是种病
近日,一名姓谢的大爷到眼科看病,自述视力越来越差,看东西时感觉有点糊糊的,现在远看人都分不清五官了,只有人在眼前才能认清。晋江市医院眼科主任林水龙接诊并详细检查后表示,谢大爷这个“雾里看花”的情况属于早期的白内障。没有疼痛感、视力变模糊,是白内障的最大特点。
“白内障在老年人群体里发病率很高,同时也是一种慢慢视力下降的过程,它悄然发生,易被忽视。从开始有白内障到影响视力,可能是好几年,甚至10多年的时间……”同时,林水龙坦言,有些老年人以为自己年龄大了,视力下降属于正常情况,便不再理会。
白内障患者增多
林水龙提醒,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增大,人的晶状体逐渐浑浊,视线也会变模糊。白内障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的可能性也相应提高。“就像人老会白头一样,到了一定年龄,基本都会患白内障。因此,应做好白内障健康知识宣教,提高认知能力。如果怀疑患病也不必过于担心,事实上,随着手术技术提升、设备改进,白内障的治疗简单便捷,手术只要十几分钟,日间手术,当天可出院……”
“目前来看,闽南老年人群体中患白内障人数占比略高,特别是农村地区,不少患者对白内障这种病症认识度不高,一般仅是听说,对白内障手术存有恐惧心理。”林水龙说,现在白内障手术技术越来越好,可选的手术方式也在增多,通过正确的诊疗方式,将有助于尽可能地恢复视力健康,提高老年人用眼质量。
眼病警示有哪些?
延伸阅读
老友常见的眼睛病前警示有哪些?对此,林水龙表示,“当你感觉自己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变色、眼前有飘浮物或黑影、闪光感、眼痛、复视、溢泪、视野缺损、异物感、眼干、烧灼感等情况,或许就是眼睛生病前的警示。”
“很多眼科疾病会有不止一个症状,当然同样的疾病也会有不同的症状。一般来说,医生通常还会根据病史和在诊室的初步检查结果,再给患者做几种检查来确定是什么问题。”林水龙表示,中老年常见的眼科疾病包括老花、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网膜脱离、干眼病、胬肉、角膜炎、倒睫、泪囊炎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内科疾病也会表现在眼睛上,这时就更要当心。例如,脑部的一些毛病,肿瘤、中风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干燥综合征、甲状腺相关眼病等。若眼科医生怀疑患者有这方面问题时,一般会邀请内科医生会诊,协同诊治原发病,通过宣教,提高老年人对白内障的认识,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