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晚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晋江市英墩华侨医院院长林喜足:

目标是办让老百姓满意的医院

院长访谈

院长简介 林喜足,晋江市英墩华侨医院院长兼支部书记、儿科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连续多年被评为晋江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1年12月,被评为晋江市第二届“医德医风十佳个人”。

“在我眼里,患者没有高低贵贱,生命都是同等可贵。”“保障生命健康,是良知、良心的所使,是我当医生的道德和信念。”“医生不是神,但每一个生命都是神圣的,我没有权利放弃每一个生命。”……从医26年来,晋江市英墩华侨医院院长兼支部书记林喜足一直以尽责有爱的态度守护着孩子们的健康,以甘于奉献的精神紧抓医院的管理,在基层绽放青春,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用爱撑起生命的希望

初见林喜足,就觉得他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平和、温暖。他是一名内儿科医师,而后才慢慢转岗为医院管理者。

据说,儿科常被人称为“哑科”。小儿患者们常不懂表达,或因病痛而表达不清,加之家长时常也无法准确描述病情,且小孩病情变化较快,所以基本都要靠医生详细询问病史病情,仔细观察、归纳和判断,对医术、耐心和责任心都有很高的要求。在紧急情况下,儿科医生是否能果断诊断,用药及时都非常重要。然而,长年累月在这样劳心劳力的工作环境中,林喜足却乐在其中。他爱笑,更爱看孩子们笑。他坦言,“儿科医生治愈的,不仅是一个娇嫩的生命,还有孩子的未来,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2008年7月16日,时任晋江市陈埭镇卫生院儿科医生的林喜足,迎来一个特殊的客人。一对来自安徽的年轻父母带着他们7岁的儿子来看他,热泪盈眶地向他道谢,并快乐地谈起小孩的近况。

当年,小孩因母亲宫内窘迫而早产,出生时有重度窒息,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还时有抽搐,曾辗转几大医院,在被告知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脑室内出血”,随时有生命危险或留下严重后遗症时,面对着需住NICU监护且每日上千元的医药费用,连押金都交不起的他们一筹莫展。

看着患儿父母万念俱灰的神情,林喜足主动与其沟通,表示将尽力抢救治疗,哪怕仅有一线希望。患儿收住院时,因早产体重只有1.76kg,属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其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生命力低弱,生命体征不稳,林喜足规范地给予“三大支持、三大对症”的基础治疗。

为了患儿的诊疗方案,他经常打长途电话请教上海儿童医院的老师,且一打就是几十分钟,他的努力与执着也感动了他的老师。

为了防治核黄疸及给予营养支持,林喜足给予静滴人血白蛋白,但由于白蛋白价格昂贵,患儿家长支付不起,他便把他们的处境及患儿病情的需要向院长汇报,并取得理解与支持,对其诊疗费用及部分药品费用实行减免,同时还自行捐资帮患儿购买早产儿奶粉,帮他们渡过经济难关。

“患儿入院3天后已不再抽搐,但并发呼吸暂停,出现阵发性青紫,除给予常规应用氨茶碱兴奋呼吸外,我和值班护士长还整夜轮流守护在其床旁。第二天虽把眼睛都熬红了,但我们欣喜不已,因为帮助患儿扛过了难关。生命从奄奄一息到逐步康复,这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林喜足说。

用有限的生命专注医疗事业

“天性慈祥助人为乐、真诚奉献救死扶伤。”在英墩华侨医院内,一副冠名联娓娓诉说着爱国侨胞许天真女士的大爱情怀。据悉,该院于1996年由许天真女士创建,2005年3月捐献给晋江市政府,成为公立非营利性医院,隶属晋江市卫健局直属管理,是一所集医疗、康复、妇幼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2016年9月起,林喜足到晋江市英墩华侨医院任副院长,2017年3月起主持医院全面工作,2021年3月起任现职。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他的医学视野更加广阔,对医院发展管理的认识更加清晰。“传承许天真女士的大爱情怀,坚持公益,办让老百姓满意的医院,是我的追求与目标。”林喜足坦言。

在其带领下,英墩华侨医院始终坚持公益性。不断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布局流程;建设医院服务中心,开展咨询、预约、办证、医患沟通等便民综合服务;实施暖心服务三年行动;着力提升急诊服务能力,畅通急重症救治绿色通道……

2021年度,林喜足积极组织领导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要求,全力以赴落实各项疫情防控举措,规范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严格病区管理等工作,全年共接诊发热患者10553名;承担永和镇疫苗接种任务,全年共接种175690剂次;规范建设PCR实验室,开展核酸采样应检尽检及愿检尽检任务,共核酸检测采集96337人次,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专项督导……

在业务管理方面,他强化医疗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推进“公立医院暖心服务”18项改进项目的实施。用心服务和保障人民健康,全力助力“健康晋江”建设,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卒中门诊建设,门急诊服务量同比增长7.65%;药占比同比下降3.17%;完成三、四级手术265台;承办泉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2场。

殚思竭虑欣病愈,济世悬壶喜健康。他常说:“作为一名医生,要倍加珍惜自己的职业,尊重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