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了,谢谢你们,有机会我一定会带着叔叔去晋江。”昨日下午4点25分,汪老伯的侄子汪先生告诉记者,他已在动车站接到了叔叔。
疫情排查 发现与家人离散30年老伯
时间拨回今年3月13日,当时晋江开展全市全域“密网大捕捞”行动,民警苏佳宝和围头村工作人员在村里入户排查时发现,一栋一层石头房门口,站着一名衣衫褴褛的老伯,身后昏暗的房内,是一张几块木板搭凑成的床。
交谈得知,老伯20年前来到晋江,没有文化和一技之长的他只能靠在工地干些体力活来维持生计,一个多月前才辗转来到围头村。
因为身份证遗失,口音重交流困难,在苏佳宝的引导下,老伯最终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及30多年来一直惦记的家乡——浙江杭州淳安县姜家镇张家村。苏佳宝随即联系浙江淳安县公安局,确定老伯姓汪,是一名失踪30年的人员。
3月31日下午,苏佳宝和洪水平及村里的工作人员带来米、面、蔬菜等物品来到汪老伯住处,当场拨通了汪老伯侄子汪先生的微信视频通话。屏幕那头,汪先生泪流满面,哽咽着用乡音问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叔叔。
“我19岁到江西,叔叔那一年也去江西了,我回家了,他没有回家,后来就这样失联了。30年了,我们都很想他。”汪先生说,疫情结束后,就接叔叔回家。
悉心照顾 围头村和老伯成为“一家人”
为了保障汪老伯在亲人来接回前的饮食起居,围头村工作人员整理了一间带有卫生间的安居楼,让他搬了进去,并送来1000元村级慈善临时救助金,并让村妇联主席洪丹晶“一对一”帮扶,享受围头村的邻里服务。
让理发师上门帮他剪头发、购买新手机让他和家人保持联系、带他参观村部了解围头村历史和人文……从疫情排查发现汪老伯到送汪老伯回家,围头村把汪老伯当作自家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在围头村生活期间,汪老伯在感激之余,也主动前往村党群服务中心,做卫生保洁义工,投桃报李。
汪老伯的事情见报后,迅速在网上掀起一波热议。4月3日,人民网微博发布内容“疫情排查让离散30年老伯找到家人”的微博词条冲上了热搜,引发网友的强烈关注。4月4日,人民网微信公众号再次刊发题为《疫情排查中,流落异乡30年的他,终于找到了家人!》的推文,阅读量破“10万+”。此外,在3月28日至4月5日新浪微博福建本地话题热议周榜上,《疫情排查 让离散30年老伯找到家人》阅读数达6408.6万人次,跻身排行榜前五名。“‘疫’外的感动!”“温馨的故事!”……在微博、微信公众号里,网友如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