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真心急民之急,用真情解民之忧

王燕婷

池店镇的干部邹华栋这几天心里特别“春天”,手机里接连跳出了两个好消息,一是疫情期间他驻点的封控区的孕妇顺利产下了一个男婴,家人们第一时间与他分享了喜讯;二是当时封控区的一个独居生病的老人章宝琴,她的家人发信息来报平安。4月24日,老人的女儿一声不响地带着一面锦旗来到镇政府,无论如何要他收下来。锦旗上写着:急民之急,解民之忧。

2021年底,邹华栋刚从陆战劲旅转业到池店镇政府工作。老家在安徽的他,眼神清澈,一对浓眉很抢眼,模样憨厚。言谈中,他声音洪亮,态度真诚,讲起事来,条理相当清晰,谈及数字总是很精准。虽说参与镇里的工作才3个多月,但提及池店却仿佛是老友般熟识。他曾花5天时间,把安办190个档案盒2300份资料整理一遍;这3个月,他的足迹遍及全镇300多家规模级企业。

3月13日,池店金福小区发现第一例新冠阳性病例,全镇上下所有党员干部迅速集结起来,投入抗疫一线,开启了“5+2”“白+黑”的工作模式。邹华栋被派驻溜石村的溜园小区,3月16日连夜进驻村委会。他摇身成了小区其中一栋楼的“楼管”。这栋楼有138户208人,包括5个孕妇、1个肺结核患者、3个孤寡老人。他的数字大脑又开始启动统计。每天他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对楼栋进行消杀消毒工作,28层的楼,一级级楼梯往上爬,楼栋出现一例阳性病例,消杀不能放过任何角落。封控期间,楼栋居民总共做过14轮的核酸检测,每次核酸采样后的废弃物他都要亲自去处理。为了保障楼栋居民日常生活物资和药物的供给,这个“楼管”一趟趟地往返小区大门与楼栋间。4月初,楼栋的居民担心汽车久未启动电池报废,“楼管”带上俩同事为他们热车。从找业主拿钥匙,进行消毒,再到造表格登记;在偌大的停车库里一辆辆车去找,一把把钥匙去核对,发动机启动后保证热个十来分钟。所有的工作既细碎又繁杂,但难不倒邹华栋。

不能不说这个“楼管”的心真的很细,管控期间,楼栋里的特殊人群都得到他的特殊照顾。章宝琴老人当时的处境比较令人担忧。丈夫和女儿因疫情回不来,她独居在家。老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要打胰岛素,打完针,如果不及时吃饭,血糖会直线下降。邹华栋特别留意老人的动向,经常将餐食分给老人。4月10日,老人的血糖掉到2.3,身体发冷,四肢发麻,情绪很不稳定。“楼管”一边安抚好老人的情绪,一边联系医疗小组,安排安海医院的护士小陈全程陪护,帮她办理入院的手续。楼栋里有个37周的孕妇,出现了血糖偏低、呕吐头晕的症状。风风火火的“楼管”立即为她联系晋江市医院,开辟了绿色通道,进行产检。疫情期间医疗资源相当紧缺,“邹楼管”妥善地处理了紧急事件。

2003年,邹华栋从军校毕业来到晋江。他深爱着他的第二故乡,这座包容而友爱的城市。这个城市总是释放着最大的诚意来接纳五湖四海的人们。“甘当孺子牛,倾听群众的每一次诉求,能帮尽量帮,用真心换真情。”他的话语很真挚。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分明看到一位军人在角色转变中,踏出铿锵有力的一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