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纾困 当好农户“及时雨”
战“疫”当前,“粮草”供应关乎国计民生,一刻都不能放松。
这个3月,疫情和“倒春寒”叠加,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全体党员干部在昼夜不停、全力抗疫的同时,立足部门职责,成立稳产保供工作专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运行,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你别着急,我们会帮你们想办法。” 晋江全域管控后的一段时间里,遇到农产品运输难题的农户纷纷向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服务中心打来咨询或求助电话。为了打通农产品运输堵点、难点,3月16日起,晋江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核发通行证、办理“泉通行”两种方式,做好农业生产物资及农产品供应运输保障工作,有效保障了猪肉、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由于运输车辆都是不定时、不定点地来,那段时间,种植业服务中心主任黄伟彬随时待命。无论多晚,他都毫无怨言,加班加点给农户办通行证,为他们送去“及时雨”。
“原以为这次疫情会大大影响我们的蔬菜销售,多亏有农业农村局给开通行证,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闽皖辣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理事长芮超玉告诉记者,联合社共有基地13000余亩,每日蔬菜供应量达200吨左右,最高峰时,一天需要开60~80张通行证。疫情期间,晋江市农业农村局为联合社累计办了600多张通行证。
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正遇春耕备耕农忙时节。针对农户反映的买不到农资、农机无法上路开到田间等问题,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立马帮忙协调联系附近农资店,为农资运输车辆、农机分别开具通行证,指导其在采取必要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及时将农资送到农户手中,确保农业机械顺利到达田间。
小小通行证,打通了运输“堵点”,还为滞销农产品找到了“出路”。4月3日晚9点30分,在做好健康码和通行证查验、戴好口罩、测量体温、车辆消杀等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后,通过“无接触交接”,一辆装载着8000斤西红柿的货车从陈埭庵上村鞋都路口出发,运往禾恒蔬菜批发市场。
在那之前,晋江市农业农村局驰援陈埭庵上村工作组得知陈万仙种的10亩西红柿滞销,立即帮忙协调处理,派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其用手机申请办理车辆通行证,不到半个小时,通行证就办下来了。辛苦栽种的西红柿总算有了着落,发愁数日的陈万仙终于露出了笑容。
疫情以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物资双向运输畅通,“菜园子”采收的蔬菜能畅通无阻地到达市民“菜篮子”,小小通行证起到了大大的作用。疫情期间,该局共办理审批通行证14353车次,“白名单”转码487人次,保障农产品运输道路畅通,解决了“菜篮子”产品运输车辆出村进城通行难的问题,确保晋江农业种植场户疫情期间不停工。
欣慰的是,疫情带来的变化,并没有打乱春耕生产的节奏。4月3日,天气放晴,晋江九十九溪田园风光项目区水稻种植基地率先奏响春日插秧“进行曲”。为了不失时机抓好春耕生产,种植团队主动克服人手、物资等困难,坚守田间地头,有序开展水稻插秧工作。
疫情期间,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想方设法打通农民下田、农资到村等堵点卡点,推动春管春播有序开展。今年,全市早稻已完成播种面积5060亩。
围绕蔬菜、肉类产品和禽蛋供应,晋江市农业农村局调整常态化调度为日报告、专人专报,对全市400多家商品蔬菜生产基地、3家生猪养殖企业开展动态监测,精准掌握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动态信息,及时组织产销对接,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运得走、供得上。
外防输入 筑牢海上“防护堤”
5月1日12时起,晋江市共有363艘渔船及捕捞辅助船回港参与伏季休渔,进入为期3个半月的休整阶段。
“在此期间,全市将以镇为单位建立应休渔船名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确保休渔期间渔港渔船渔民安全。”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休渔期间,晋江市渔业应急指挥中心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实时掌控渔船动态,加强辖区伏休渔船管控。与此同时,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将严厉打击“三无”船舶、非法捕捞行为,加强海上执法力量,织密海上防护网。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日前,晋江远洋渔业也积极复工复产。
“呜——”4月19日晚8时45分,趁着涨潮,晋江首批10艘停泊在深沪渔港码头的远洋渔船鸣笛出港,有序驶离。200多名渔民将远航北太平洋进行捕捞,预计今年12月底回港。
“总算盼来这一天了!”受疫情影响,今年远洋渔船比往年迟了一个多月才出海生产作业。中菲远洋渔业集团董事长陈著毅表示,“这次,我们能率先复工复产,得益于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真的很感谢!”
4月22日,晋鑫远洋渔业有限公司6艘远洋渔船也顺利出航。为了更好地促进生产,该公司今年着重对船舶动力设备和制冷设备进行更新,并增配了IPS铱星定位终端、鱼水分离器等设备。为保障远洋渔船及船员能够安全生产,出海前,公司还组织船员开展了远洋渔船涉外培训和应急演练。
海上防疫是外防输入的一个重要环节。严防海上疫情输入,筑牢海上防线,是这次疫情给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出的另一项重要考题。
为进一步织牢织密海上疫情防控网,疫情期间,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成立海上疫情防输入组,联合泉州海警局晋江工作站、晋江市公安局和各沿海镇人民政府、海防派出所等部门开展“海上反偷私渡、反非法交易”海上防疫情输入专项执法行动,严防海上疫情输入。
截至4月30日,此次联合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95人次,其中岸上巡查组共出动95人次,巡查31个岸上渔船管控点和2个渔港;海上巡查组共出动106人次开展疫情防控海上巡查,海上巡查20个航次,巡航2个渔港和6个岙口,巡逻410海里。
渔业应急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专班值守,利用北斗示位仪、AIS等信息化手段,加强渔业船舶的动态监管。在开展专项宣传教育活动方面,多部门在重点码头、岙口通过广播、展板宣传、分发传单、登船宣传等形式,进一步营造强有力的宣传氛围。
“我们按照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通过深入调研、靠前服务、严格把关等举措,加大对渔业、农业食品加工等企业的纾困帮扶力度,有序推进其复工复产,全力保障‘菜篮子’平稳供应。”李友加表示。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场抗“疫”之战,为晋江这支“三农”干部队伍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力量,彰显了“三农铁军”的韧劲和担当。相信依靠着这股强大的战“疫”合力,今后,晋江“三农”人一定能在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向人民、向历史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