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转运战线 他们是防控一线“摆渡人”

“患者现在什么情况?呼吸困难吗?”“现在能不能出车?好好好,你们先出车,我跟对方联系一下。”……在晋江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此起彼伏的说话声回荡在调度室里——调度科科长许丰沿语速飞快。说话间,他紧盯屏幕,快速敲击键盘。一边是救护车,一边是患者,他试图在二者间构建起一条生命通道。

争分夺秒本是许丰沿和同事们工作的常态,只是随着3月13日以来疫情的发展,压在他们身上的担子陡然重了几倍。原本的三班倒变成了两班倒,每日接通的电话直线上升,最高峰时一天内接入了3000多个电话。许丰沿告诉记者,在疫情期间,他们不仅要做好危急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和应急救援,还要负责所有确诊病例和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的转运工作。自3月13日以来,他们就全员在岗,每天24小时待命,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摆渡人”。

无独有偶。一群手提蓝色转运箱,身着防护服,默默奋斗在“大白”背后的标本转运员,也是“摆渡”队伍中的一分子。他们步履匆匆,核对编码、转运标本,往返于采样点与实验室。

3月20日是春分,晚上下起了雨,晋江市空荡荡的街道更添几分冷清。万家灯火亮起,在居家隔离的人们出不去的门外,标本转运员“逆行”在抗疫一线,风雨无阻。在泉州南高速路口核酸采样点,晋江市医院的王宝桦正在等待转运检测标本。作为出入晋江的重要关口,这里设置了临时采样点,专为“黄码”的货车司机提供采样服务,以确保快速出检测报告,让司机安全上高速。

大雨中,王宝桦和同事仔细清点核酸检测样本,再封箱、消毒、签三联转运单后,马不停蹄装车送往晋江城市核酸检测基地。“检测标本早一分送达,就多一分效率。”王宝桦说,疫情期间,她和负责转运的同事都24小时待命,平均每4~6小时,就要负责转运一次标本,每次运送往返大约要1.5小时。最忙的时候,从早上4点开始忙到凌晨2点多,来回要送七八趟,到了饭点也只是随便扒几口就又投入工作。

雨势又急又大。身穿短袖隔离衣,外加防护服的王宝桦感到有点凉意。通常一天下来,她和同事们奔波转运,穿在隔离服里的手术衣都会汗透,双手被捂得发白。但团队中不论是即将退休的老同志,还是身体单薄的女同志,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退缩,夜以继日坚守岗位,往返于核酸检测收集点与核酸实验室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