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广大消费者除了把目光放在维权上,更是关注各行各业有哪些消费“坑”。为了让广大小伙伴更清楚地认识这些消费“坑”,本报记者特意梳理出珠宝、美容等方面的消费纠纷案例,为小伙伴在日后消费中提供参考。
美容消费易生纠纷 警惕商家增项要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今美容店遍地开花。日前,记者从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2021年度,美容美发类投诉案件为361件,主要集中在消费纠纷、预付款等问题。
案例回放:日前,消费者王女士在美容染烫会所消费700元文眉,文眉失败后,商家建议改为野生眉,然而并没有做成功,商家前后共收取费用6097元。此后消费者王女士多次联系商家处理,商家均答复让消费者等恢复。
经了解,消费者原本做的是700元的纹眉项目,但文完后,消费者觉得整体效果与自己要求的有所差异,后商家多次为其进行调整修复,并从杭州请更加专业的文眉师傅来为消费者文眉。但增加的调整修复及请文眉师傅文眉的费用并非一次性收取,而是每次调整修复后,由商家和消费者口头约定后再收取的,此次的纠纷在于商家对增加的服务项目未详细和消费者进行说明而导致。经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多次调解,商家同意退还2000元给消费者,消费者表示满意,调解成功。
支招:福建一脉律师事务所李耿佳律师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情况。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引入误解的宣传。李律师建议,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提醒: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广大消费者在进行美容、美发消费时,务必选择正规、专业、信誉好的美容美发机构,对服务项目、质量、费用等内容详细约定,警惕商家虚假夸大宣传,保留消费凭证及聊天记录等信息,以便发生纠纷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购买贵重金饰品
定金与订金分不清惹争议
黄金珠宝属于贵重物品,很多消费者在消费时,没认真看清商家提供的售后服务,只相信商家承诺的口头服务,以至于引起纠纷;也有消费者因为没有分清“定金”与“订金”区别而引起纠纷。2021年度珠宝消费类的投诉案件主要集中在售后服务等问题。珠宝物品不同于其他物品,消费者在选购时尽量选知名珠宝品牌,以确保良好的售后服务。
案例回放:日前,消费者杨先生到晋江某珠宝店选购珠宝饰品,看中两套商品,但是并没有进行选购,与商家协商将该商品保留,待他到其他店铺而是对比后再回复要不要购买。商家用闽南语叫杨先生留订金,杨先生听到的是“订金”而不是“定金”,就用微信转账1000元的订金。过了几日,杨先生跟店家说不要那件商品,让商家退回1000元订金,商家回复让杨先生选购其中一款产品,不然1000元就无法退还。杨先生表示,商家并没有在他付订金时告知他购买就没收订金的这一后果。
支招:福建一脉律师事务所李耿佳律师介绍,“定金”与“订金”虽一字之差,但它们之间法律含义却截然不同。“定金”是指为担保合同债权的实现,双方当事人通过书面约定,由一方当事人向对方预先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方式。“定金”是法律上的一种担保行为,一方面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一方面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而“订金”并不是标准的法律概念,是一种不太规范的表述,因此它在法律效果上是不明确的。在司法实践中,“订金”往往被视为“预付款”,并不产生“定金”的惩罚性效果。在交易成功时,订金充当货款。在交易失败时,订金应全额返还,收受订金的一方即使违约,仍应承担返还订金的义务。因此,在本案纠纷中,要看当时杨先生在微信转账时是否备注“定金”还是“订金”,或者有相关微信聊天记录证明是“定金”还是“订金”,如果是“定金”则不能退,如果是“订金”则可以退。
提醒: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定金交付容易、要回难,预付金额时应明确是“定金”还是“订金”。签订合同的,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注意退款事项及违约责任等内容。双方有其他约定的,应尽量以书面形式予以确认。与商家产生纠纷后,如无法自行协商解决,要及时向商家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