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晋江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林荣华:

为患者守住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医生简介 林荣华 晋江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治医师。2008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现任安海医院重症医学科科室负责人,2020年9月赴福医大附二院学习呼吸治疗,获得美国AARC二级呼吸治疗师资格,2021年3月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修学习半年,担任泉州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泉州市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常务委员,泉州医学会重症康复学会常委,晋江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多次获得安海医院年度“先进个人”、考核“优秀”等荣誉,曾荣获晋江市“五一劳动奖章”。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诊治,对各种休克、呼吸衰竭、神经重症等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健康

课堂

ICU不缺故事和泪点 保持空杯心态严谨对待工作

如果说医院是生死较量的战场,那么ICU(重症监护室)就像是战场的最后一战。与死神赛跑、同生命竞赛,是每个ICU医生的日常。今日,让我们一起和晋江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林荣华聊聊,关于重症医学科的那些事儿。

在医院的各个科室中,ICU不缺故事和泪点。在ICU,患者上一秒可能还在和医护们谈笑风生、调侃打趣;下一秒就抽搐、吐白沫、心跳骤停、抽药、打药、上呼吸机、做CPR……

“有什么细节或故事,让您记忆深刻?”采访中,记者提出这个开放性问题。“我现在脑子里只有关于患者的疾病问题、治疗方法、监测数据……”林荣华说道,略带着些许腼腆。

“没有什么故事可说了吗?”在普通人的印象中,ICU里时刻上演着大汗淋漓的抢救、艰险的瞬间,这些记忆,难道就消失了?正当记者疑惑之际,他收起幽默转而庄重真诚地说道,“对我来说,监护仪上0.1%的变化,可能就是生死关口。还能怎样呢,这就是重点!”

这时,记者突然意识到,或许是因为ICU医生的心,经常需要承受压力。爱恨名利都是负累,只有秉持空杯心态,怀揣一颗容易清空的简单的心,才能够一直目标明确,放下羁绊,承受重压……或者,这正是一个ICU医生——林荣华面对压力的一贯方式。

曾守护重症患者4天4夜

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作为重症人,哪里有危重症患者,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哪里有抢救,哪里就该有我们,不管‘属地’。”林荣华坦言。

在一番深聊后,林荣华这才回忆起一则案例。两年前,一位年轻患者因车祸被紧急送达医院,入院时肝脏挫裂伤、脾破裂,严重的失血性休克,需急诊手术。“原本患者入手术室手术时不属于我们科的‘领地’,但我坚信术中的情况、术中的细节可能会成为患者术后监测治疗的重点,毅然跟进手术室,做一个手术的‘旁观者’,直到深夜2点与患者一起出手术室。”

后来,由于该患者出血量大,术后出现DIC、AKI、无尿等情况,需要行血液净化治疗。于是,林荣华又守在科室4天4夜,时刻关注着。一直等到患者的尿量一点一点增加,血压一点一点往上升,直到生命征稳定,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工作15年以来,每一次和同事在战场上并肩战斗,协力从死神手里把病人的生命抢救回来,他都觉得无比幸福,真正做到了干一个专业就爱一个专业。

暖心诊治赢赞誉

以身作则带领科室共同进步

作为科室负责人,科室的发展、科室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林荣华必须思考的问题。他表示,“我期望搭建一个以重症医学科为中心的急危重症多学科协作抢救平台,就像唱戏一样,只要有需要你唱罢来我登场或者同时登场,为各类重症患者提供更高、更安全、更精细的诊疗服务。科室团队的成员也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往重症神经、重症呼吸、重症消化等亚专业发展。”

工作多年来,他收到了许多的锦旗与感谢。不少患者和家属,反复为他“朋友式”的交流点赞:“很暖心,说话真挚,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关怀,让ICU治疗充满了温暖!”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