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爱家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多个建材品牌齐调价

本地家居业“涨”声响起

春节过后的家居市场,没有迎来“开门红”,却迎来了“涨”声一片。不少关注家居行业,或者正在装修采购建材家具的读者会发现,许多家居产品的折扣力度和去年相比少了不少,虽然开春第一个节点“3·15”的活动已经开始,但是商家的折扣活动力度大不如前。究其原因,正是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引起的。

据了解,自2021年1月以来,原材料的涨价为火热的家居建材制造业带来一丝阴霾,许多企业发布了涨价函。在去年多次涨价的情况下,今年春节过后,许多头部品牌企业又再次加入涨价潮。

家居行业涨价声四起

3月1日,先后有多家建材家居企业宣布涨价,涵盖了瓷砖、卫浴、涂料、定制家居、家具等多个品类。2月20日,立邦装饰材料(广州)有限公司发布产品调价函称,“随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决定自2022年3月1日起,对内墙、外墙、木器、基材、辅材等产品,预计价格上调幅度3%~10%。”2月16日,法恩莎卫浴也发布了2022产品价格调整通知,通知显示,“因产品原材料、包材、人工等成本快速上涨,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现对法恩莎卫浴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各型号调整明细见后续产品最新价格表,新价格自2022年3月1日执行。”

除了法恩莎卫浴,国际品牌中,日本企业TOTO及KVK也宣布涨价,其中TOTO将涨价2%~20%,KVK将涨价2%~60%。

在成本疯涨的情况下,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为关心的肯定是产品的终端售价会不会跟着上涨?答案是肯定的,在家电品类和原木品类中是最早能感受到的。

3M净水的负责人王文桂表示,去年7月公司就将价格上调了3%,今年1月涨了8%,3月1日起又涨了1%。而格力空调从2月21日起则上涨了3%。

而原木市场的价格波动更是明显。华师傅原木家具的负责人表示,自2021年价格上涨了3次之后,今年春节后又涨了一次,每次涨幅都有5%~8%,“一套原木沙发要差2000元。”该负责人表示,成本不断上涨,消费者却不买账,经销商只能不断压低利润。

该负责人表示,国外依旧受疫情及木材出口国政策影响,供给受到一定限制,当前原木家居消费整体保持着向好趋势,也是原木定制家居消费的良好时机,未来原木价格不排除再度上涨的可能。

红木家具价格上调,而同样与木材原料息息相关的木地板品类也深受影响。晋江大自然木地板负责人金厚群告诉记者,自从去年3月以来,木地板的价格已经调整了四次,每次普遍涨价二至三成。

消费者该观望还是出手?

对于家装行业来说,涨价是迫于无奈。从去年冬天受疫情和限电令的双重影响,到今年国际局势的影响,上游水泥、木材、铜铝等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中下游的环节只能水涨船高,到了消费者这里可能就要面临前后相差几个月,但装修费用就要面临上涨几个点甚至十几个点的尴尬局面,这无疑是对业主的精准打击。家居全产业链涨价已成定局,是观望还是出手,消费者该怎么办呢?

“除了原材料稀缺、物流、煤炭、电力、开采管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外,人力成本的上升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志邦橱柜负责人戴森表示,这些年,家装人力成本每年都在上涨,一些品类出现断层的情况,“老的做不动了,年轻人又不愿意做,人力就越来越稀缺,人工成本必然水涨船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议能够越早装修越好,观望不是好的办法。

业内人士表示,家装费用提高,消费者要么提高预算,要么就得压缩成本,而一般来说,压缩成本一定会带来整体家居品质的下降,这是很多业主不能容忍的。但是到手的新房难道因为涨价就不装了吗?这当然不可能,短时间的蹉跎并不会迎来转机,相反的还会造成在停滞的基础上带来成本明显上升的结果。所以聪明的消费者要做的选择不是等待和观望,而是要选择好时机、选择好品牌,借助大平台的抗风险能力,来抵消自身对家装的各项顾虑。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