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林伊婷) “真的多亏了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全面领导指挥,‘土窟’地块的清理处置工作才能这么快推进,不仅收回了土地,还为社区每年带来10多万元的创收。”昨日,在晋江市灵源街道灵水社区,说起街道合力推动社区“三资”清理工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使社区资产由“糊涂账”变成了“明白账”,灵水社区党委委员、分管社区资产资源管理的吴祉宁十分感叹。
据了解,灵水“土窟”地块位于泉安路旁,面积有10多亩。2001年,该地块收归灵水社区集体所有,拟作社区企业发展用地,但因历史原因,该地块利用问题被搁置。其后,社区个别居民在未经社区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占用长达近10年。其间,灵水社区“两委”班子多次协调推动解决但成效并不明显。集体土地被个人“瓜分”问题得不到解决,群众对此怨声载道,社区“两委”班子也因此陷入信任危机。
在2021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灵源街道党工委结合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社区“三资”清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好抓实,而灵水“土窟”地块问题更是首当其冲进入了街道限时整改的名单。
历史久远,土地权属、面积等资料存在缺失;私占土地的群众抱着观望态度和法不责众的心理,不配合工作;社区“两委”班子换届期间,班子成员存在畏难情绪……很快,一个个难题摆在了街道党工委的面前。
但难归难,事情终究要解决,属于集体的土地一定要收回来,抱着这一念头,2021年8月,灵源街道党工委成立了灵水社区土窟地块清理处置工作专班,组织纪工委、国土所、乡村振兴办、综合执法队、司法所、工作点、社区等各方力量联动。同时,街道更是将灵水“土窟”地块的清理处置问题作为灵水社区“两委”换届后的“第一仗”,街道党工委、纪工委监督推动新班子坚持问题导向,稳扎稳打查家底、清问题、增干劲,努力推进村级“三资”规范有序利用。
随着共识的统一、责任的明确,原先单兵作战的工作模式,转为街道、社区上下联动。专班人员、社区干部很快都忙开了,大家一方面从工作职能出发,对土窟地块来源、权属、面积、占地搭盖等情况进行全面溯源、摸底,认定土地权属,综合研讨土地处置方案;另一方面,通过召开居民大会、座谈会等讲政策讲道理,劝导私占土地的群众及时认清自身的错误行为,交回土地。针对思想顽固,不听劝解的,由执法部门进行教育动员。与此同时,街道还把资产清理整治同社区基层民主协商结合起来,充分征求群众各方意见,制定最符合社情的问题解决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此次涉及占用集体土地的群众都自愿归还了土地,灵水“土窟”地块纳入集体“三资”台账进行管理,并追回相关当事人占用期间的土地租金。
与此同时,考虑到社区目前暂无项目开发利用该地块,为维护社区集体利益,充分发挥社区集体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经灵水社区“两委”会研究决定,将该地块以市价出租,并规范签订相关租赁合同,明确租赁期间土地使用相关事宜。据悉,目前,该地块已成功出租,每年可为社区创收10多万元。
灵水社区“土窟”地块的顺利收回,是灵源街道上下联动推动“三资”清理的缩影。灵源街道党工委有关领导表示,下一步,灵源街道将举一反三,牢牢牵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集中时间、精力、力量迅速掀起社区集体“三资”集中清理热潮,按照“一社区一策、一事一策”有序开展,确保摸清“家底”、管好“家产”,还群众一本“明白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