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是表示季节变迁的特定节令。在闽南,人们把冬至当小过年,对这一日子,过得是一点也不含糊。每年冬至前夕,闽南人家家户户都会开始搓丸子。其实呀,这也蕴含养生之意。今天就来听听咱厝中医院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蔡文墨医生怎么说。
习俗:“吃冬至丸长一岁”
“咱厝人,冬至时,碨米绞粞搓红丸。搓糖粿,无稀奇,捏猪捏狗捏金鱼。做鸡仔,鸡袂啼,落水要捞举笊篱……”闽南童谣《冬至》唱的就是冬至的情景。闽南的冬至,有不少有意思的习俗。其中之一便是搓“红白丸子”、捏“鸡母狗仔”……冬至前,男女老少都会参与其中,喻义一年到头圆圆满满。
“从我记事起开始,每年冬至,我妈妈都会提前买来糯米浸泡,然后在冬至的前一天将其碾成粉。回家后,糯米粉加入开水揉呀揉,揉成一大段肥嘟嘟的长条,母亲便会叫来我们几个孩子,一起搓丸子。”来自磁灶的陈秀贝告诉记者,“拌上红粉的丸子和白色的丸子摆成一簇,就像一朵花,好看又好吃。吃了冬至丸,就会多一岁,以前我奶奶这么和我们说,现在呀,我也这么和我的孙女说。”
“每年冬至,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捏‘鸡母狗仔’。”来自紫帽的教师吴女士告诉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搓丸子时,我会和我的弟弟比赛捏造型。那一团团糯米料,仿佛就是孩子们的‘QQ泥’,捏元宝、捏小狗、捏公鸡……十分有趣。”
蔡文墨解析说,“这涉及到一件趣闻。冬至丸有着圆嘟嘟的身型,古人便以之为‘阳’,以寓意此时阳气渐渐升起,春天即将到来。”
提醒:老友吃冬至丸宜细嚼慢咽
“老友们热爱生活,便是一种好的养生方式。因此,老友们适当吃些冬至丸过节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老年人吃冬至丸一定要注意,切记缓慢、小口。”蔡文墨建议。
冬至丸是一种软糯润滑的食物,老年人不宜吃多,还需细嚼慢咽。因为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糯米做成的汤圆又是难消化的食物,所以老年人要少吃。此外,老年人有牙齿脱落的情况,吞咽反射比较迟钝,可能会由于急速吞咽引起汤圆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所以老年人吃冬至丸时一定要细嚼慢咽,避免急吞而卡喉。
冬至养生食谱推荐
冬至除了吃冬至丸,蔡文墨还为大家推荐以下家常且美味的食谱,不妨一起学起来。
食谱一:山药鱼片
第一步,备好鱼片、山药、青萝卜、葱姜、胡椒粉、盐和味精。
第二步,将山药直接洗好切末,将鱼肉切片加淀粉盐和鸡蛋搅拌。
第三步,备好锅加油将鱼片油炸后捞出,留少量油将葱姜爆香了。
第四步,加水烧煮,烧开后加山药和鱼片,再加青萝卜和盐烧煮20分钟,加胡椒粉和盐调味即可。
食谱二:牛膝蹄筋
第一步,备好牛膝、猪蹄筋、鸡肉、火腿、蘑菇、胡椒、味精、绍酒、葱姜和盐。
第二步,将牛膝直接处理后洗好切片,将猪蹄直接蒸煮了,葱姜蒜切片切段。
第三步,备好碗加鸡肉、猪蹄筋、火腿和蘑菇,再加上葱姜、胡椒粉、盐、绍酒、清汤。
第四步,直接上锅蒸煮,180分钟左右捞出葱姜调味即可。
食谱三:莲藕猪脊汤
第一步,备好猪脊髓、莲藕、葱姜、料酒和盐。
第二步,将莲藕直接处理后洗好切片,将猪脊髓直接洗好烫煮后捞出。
第三步,备好炖锅加上水,将猪脊髓、莲藕、葱姜和料酒一起下锅。
第四步,炖煮后用文火烧煮150分钟左右,捞出葱姜加盐调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