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亲子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宝妈分享育儿干货

玩转趣味亲子时光

不少家长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沉迷手机无法自拔,拿起纸质书却静不下心来翻看,甚至对阅读毫无兴致。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怎么让亲子时光更加好玩且有意义?本期,灵水中心幼儿园的陈子晴妈妈池丽丽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她摸索出来的育儿“干货”。如果你恰巧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不要错过啦!

分享嘉宾:池丽丽(陈子晴妈妈)

嘉宾职业:小学老师

推荐幼儿园:灵水中心幼儿园

睡前“仪式感” 享受亲子阅读

“我很喜欢尹建莉老师说的这段话: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的孩子,他的思想会更成熟,价值观会更完美,他的境界会更美好;同时,他会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很少会陷入盲从和愚蠢。他从阅读中获得的,不仅是心灵上的滋养,也是心理方面的力量。”池丽丽告诉记者,她在女儿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培养她的阅读兴趣。到了孩子2周岁后,便将亲子阅读安排在每天睡前的30分钟。

池丽丽笑着说道,有时候因为太累了想偷懒,女儿还会主动提醒她,如果“耍赖”不讲,孩子甚至会“不依不饶”。“现在就算工作再忙、照顾孩子再累,我也会保证每晚睡前最少30分钟的亲子阅读。我们还立下约定:睡前阅读时间,不玩玩具、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安静而单纯地享受这神圣的30分钟。”池丽丽欣慰地说道,孩子现在很享受阅读的过程,并且阅读习惯已逐步形成。

巧妙借助绘本 助力孩子成长

坚持亲子阅读,带给孩子的帮助和收获,池丽丽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在孩子成长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我常常借助绘本来和孩子沟通,我发现她更容易接受,因为绘本的语言孩子更好理解。比如,孩子2周岁时我们约定每日早晚刷两次牙,刚开始她还愿意配合早晚刷牙,后来由于经常弄湿衣服和不喜欢牙膏的味道,就开始拒绝刷牙了。后来,我通过绘本《牙婆婆》让孩子又再次愿意刷牙。”池丽丽解释道,因为绘本不说教、不示范,而是采用“共情”的方法,让孩子在理解故事后做出行动,他们就会更心甘情愿地执行。

“我陪孩子看完绘本后,她便假想自己的嘴里面住着一个‘牙婆婆’,专门负责清扫自己的牙齿。刷牙的话牙婆婆会怎样,不刷牙的话牙婆婆又会怎样。相比说教或者责骂,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故事,孩子更容易接受。”池丽丽补充道,如果家长遇到类似的问题,想让孩子自愿刷牙,还可以借助其他同类型的绘本。比如,《出发,牙刷小火车》这本绘本会让孩子喜欢上刷牙。“嘟嘟嘟——牙刷小火车来了,请打开你的小嘴巴。咱们一起左刷刷右刷刷,把牙缝里的残渣都刷了出来。”如此,刷牙也变得有仪式感,孩子就慢慢爱上刷牙。

陪孩子“创作” 增进亲子情感

除了享受亲子阅读带来的快乐时光外,还有什么事情能陪孩子一起做呢?亲子手工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池丽丽说道,孩子天性喜欢玩沙、玩水、玩土,喜欢涂涂画画、撕撕剪剪等。所以,在她女孩还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去海边挖了一些干净的沙子放在角落里,让孩子随时想玩的时候就能够玩到。水和沙没有形状,可以任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去自由地摆弄、创造,因无穷无尽的变化而产生乐趣。可以说,这是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最理想的“玩具”。

“我们周末也经常一起做手工,一起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任务,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动手能力大大地提高,也很愿意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能自己单独拼一些简单的创意拼。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手的灵活度,提高了动手的能力,还逐渐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品质。同时,也打开了孩子的思维,从而开发智力,让头脑更加灵活。”池丽丽补充道,绘画、手工能让孩子沉下心去认真做一件事情,锻炼了耐性和心性,也可以促进孩子对色彩的认知。而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改善亲子关系。

在育儿的路上,每个父母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我们需要跟孩子一起成长,为孩子树立榜样。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