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阿婆的眼睛“亮”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现如今,不少家中长辈因为眼疾,已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本周健康课堂,邀请了晋江爱尔眼科副院长、青白科主任陈三杰为大家开课。他表示,眼睛事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很多常见眼病并非是上了岁数的正常现象,应尽早治疗。关爱老年人眼睛健康,才能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本报记者 吴清华 通讯员 廖娇英

咱厝“熊猫”阿婆的困扰

安海镇71岁的黄阿婆,每天走到哪都笑呵呵的。家中有恩爱的丈夫、孝顺的儿子儿媳、聪明伶俐的孙辈,她觉得很满足。她在家里是众星捧月的存在,朋友都开玩笑叫她“熊猫”,夸她幸福。可是,近年来,她却因为视力越来越差,生活质量直线下降,生活也越来越不便利。

11月,黄阿婆经人推荐,参加了晋江市侨联与晋江爱尔眼科医院联合开展的“侨爱心·光明行”防盲公益活动。在晋江爱尔眼科专业医疗团队的检查和科普下,黄阿婆打消了对手术的畏难情绪,动了想做手术的心思。经过儿子儿媳多方了解和反复对比,最终黄阿婆在家人的陪同下,怀着忐忑+试试的心情到院就医。到医院就诊时,陈三杰为其检查后发现,她是白内障和屈光不正导致的双眼渐进性视力下降。

白内障到底是什么

陈三杰接诊了黄阿婆,听她说自己5年前眼睛就“灰蒙蒙”的,便询问她为什么拖到现在才来看。黄阿婆低下头说:“我一听说要在眼睛上开刀就害怕,眼球被切开会不会就瞎了,万一影响到孩子们的工作就不好了。”陪在她身边的老伴和儿子听了都觉得哭笑不得,黄阿婆的小儿子笑道:“难怪您这大厨的手艺变差了,原来都是眼睛惹的祸。”

“总听人说起白内障,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得了老花眼。白内障到底是个啥?”黄阿婆询问医生。

对此,陈三杰解析说,如果你有仔细观察过身边的老人,就会发现,到了晚年人们多少都有一点“老眼昏花”,视力下降似乎是每个老人都会遭遇的。有些老人以为自己“老眼昏花”是老花眼,其实不一定。这个病的发生和老花眼一样普遍,而且危害较大。简单来说,白内障是人眼睛的晶状体发生浑浊导致的一种眼病。正常人的眼睛晶状体是透明的,一旦晶状体浑浊之后,就会阻碍光线进入眼睛,发生渐进性视力下降,慢慢的直至最终完全失明。

针对黄阿婆的顾虑,陈三杰一一作了详细的科普解答,明确了她的日常用眼需求后,为她量“眼”定制合理的手术方案。在其讲解下,黄阿婆克服了对手术的害怕情绪,实施了白内障手术。手术成功后,黄阿婆打开纱布后顿时开心得像个孩子,左眼视力从0.4提升到了1.0,右眼视力也从0.3提升到了0.8。在病房等待出院的过程中,黄阿婆打给好姐妹激动地说道:“熊猫的眼睛又亮了,可以一起去跳广场舞了!”

近日,黄阿婆在丈夫和两个儿子的陪伴下来到医院进行双眼白内障术后复查,她还悄悄带了一面锦旗,想当面感谢陈三杰及晋江爱尔眼科医护人员。“锦旗上的赠词是我老伴想了两三天才定下的,晋江爱尔眼科的医生护士服务真的都很好,十分感谢!”黄阿婆说道。

陈三杰表示,“这只是晋江市侨联与晋江爱尔眼科医院联合做防盲公益活动的一个案例缩影,希望能有更多的患者真正得到‘侨爱心·光明行’的公益救助。”

陈三杰

学科主任/眼科硕士

晋江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青白科主任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20年,主治专业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视网膜疾病。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等各种眼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青光眼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先后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进修学习,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并在《国际眼科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