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宁
当膨化食品遇到咖啡会碰撞出什么火花?传统零食与互联网品牌有多少种合作的可能?近日,亲亲食品牵手合作伙伴永璞咖啡,从研发、包装、推广、渠道等各个层面进行深度合作,推出新品亲亲×永璞咖啡圈。值得一提的是,亲亲食品战投也是永璞咖啡两轮千万级融资的股东之一。
记者梳理发现,从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电商零食品牌崛起,到元气森林、永璞咖啡、王小卤等新兴互联网零食品牌登台,休闲零食与饮料行业的新老品牌之间已不再是纯粹的同行竞争。二者除了代加工、产品联名,资本搭桥、共同研发、渠道共享等“不传统”的合作模式也初具雏形。现下,不少新老品牌之间正在强强联合,将“蛋糕”做大、共享,探索食品消费市场的新机会。
是“敌”亦是“友”
“当初电商品牌出现的时候,很多强渠道优势的晋江食品企业都觉得那不过是昙花一现,那时候没人想得到,现在不仅有代加工合作,甚至深入到资本、渠道、品牌推广等各个层面的合作。”回忆起零食电商品牌刚出现时的心情,一名糖果企业负责人W先生跟记者这般感慨。
W先生介绍,随着传统电商渠道的进一步发展,许多电商零食品牌的业绩也蒸蒸日上,并对线下渠道有挤压之势,作为以渠道和供应链优势著称的晋江食品行业从业者或多或少有些焦虑。其中,既有保持观望的企业,也不乏“小试牛刀”的企业,他们有的带着疑虑启动了企业电商渠道,有的注册新品牌要入局一争高下,有的则不断把根扎进供应链进行优化……
几番“试验”下来,率先启动电商渠道的企业虽抢到了本土同行的先机,却发现了自身品牌力不足这一短板,无法像已经成熟的电商品牌一样撬动大批终端消费者的心弦;注册新品牌的企业也跌跌撞撞,仅摸着品牌运营的门道……
然而,在这场落了下风的电商零食品牌竞争中,许多晋江食品从业者发现,电商品牌到了拓品类求发展的时期。作为传统的食品加工地,晋江的食品加工产业链自然吸引来了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品牌的青睐,他们将代加工的订单下放到实力强劲的食品加工制造企业中。其中,爱乡亲、力绿食品等企业成为他们的合作供应商,而上述品牌企业也通过与终端消费群体的接触,及时把脉消费动向,将时下的消费需求传导至生产供应端。
这部分需求不仅在代加工产品上得以满足,也传导至代加工企业的自有品牌产品中。此时,曾经的“对手”成了合作伙伴,得益于分割清晰的渠道,电商零食品牌的代加工订单消化了企业的产品,也让企业在线下渠道的竞争中抢先一步。
如今,代加工和产品联名的新老食品品牌合作模式已经屡见不鲜。
作为国潮饮料品牌汉口二厂母公司恒润拾所孵化的品牌“平行宇宙”新品酒味果冻的ODM合作伙伴,好来屋食品总经理许嫣然表示,得益于多年外贸代工的经验,企业供应链完善,产品开发能力强,经得住快消品牌的验厂标准,这一点让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目前,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主要还是与京东京造、nome等国内知名品牌的OEM与ODM合作。
许嫣然表示,供应链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盘,企业必须在做大、做稳基础盘的同时,发现机会,孕育自有品牌,拥有新的增长点。
“不传统”的合作模式
除却代加工和产品联名,在“亲亲×永璞咖啡圈”这一产品合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下,新老食品品牌的合作模式已经不再“传统”。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联名,更是一次从研发到市场、品牌等各个层面的深度合作。”亲亲食品膨化品类经理周玉荣告诉记者,亲亲食品的“圈”系列产品是企业的主打产品,今年亲亲食品携手永璞咖啡,共同研发了亲亲×永璞咖啡圈这一新品,并在包装上打出双品牌。
除了从产品端就开始合作,我们可以看到,亲亲×永璞咖啡圈的礼包在“双11”大促期间已然亮相永璞咖啡的天猫旗舰店,亲亲食品的天猫旗舰店也推出该新品。周玉荣表示,亲亲×永璞咖啡圈并不仅是“双11”的一个营销噱头,而是作为一款新产品,目前正逐步进入企业的线下渠道。
周玉荣分析,永璞咖啡的消费受众群体与亲亲食品有较高的重合度,与永璞咖啡联名的亲亲×永璞咖啡圈在双方的电商渠道及小红书、微博等“种草”平台也都有相应曝光。
“在电商和新媒体平台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消费者对这款产品的好奇与期待。”周玉荣认为,此次深度合作集聚了永璞咖啡与亲亲食品在市场、研发、品牌等多个层面的影响力及资源,双方互为助力,将有效提升品牌美誉度,拓宽彼此的消费群体。
“永璞咖啡天猫旗舰店在‘双11’有很大的流量,此次亲亲×永璞咖啡圈在该平台的展露,可以扩大亲亲×永璞咖啡圈的知名度,让更多年轻消费者了解亲亲食品,为亲亲电商起到了‘预热’的作用。”亲亲食品电商经理金淼均介绍了此番双方合作的市场“初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亲亲食品战投还是永璞咖啡两轮千万级融资的股东之一,这也为双方奠定了更深的合作基础。
作为传统零食品牌,品牌沉淀与供应链实力自然不可小觑,像亲亲食品这般以资本为双方合作探路,作为品牌活力焕新的方式之一,对新旧食品企业的合作模式探索不失为一个参考答案。
强强联合觅新机
新兴互联网品牌的品牌营销力显而易见,而传统零食品牌的沉淀短期内不具备模仿的可能性。然而,新兴互联网品牌线下渠道乏力、烧钱却不讨好等问题逐渐显现,传统零食品牌面临的品牌年轻化难题也已经无法忽视。同时,原材料、生产、劳动力、物流等各个层面的涨价潮,以及部分市场出现消费力不足等难题也对行业提出了挑战,强强联合才有觅得新机的可能。
早在近两年亲亲食品发布的业绩报告中,有心者就可以发现,传统零食品牌在做好自身产品的同时,也在不断与新兴消费品牌碰撞、合作。
除了让资本为跨品类合作探路,往有潜力的上游供应链进一步延伸或是企业探索新增长点的另一尝试路径。
今年,主打全酶解燕麦粉的食品科技公司华稼食品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亲亲食品独家投资。
据悉,华稼食品专注于植物酶解和谷物深加工技术,其自主研发的全酶解燕麦粉是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完整保留了全燕麦营养的前提下改变了全燕麦的加工特性。在合作模式方面,华稼食品采用100% ToB模式,合作伙伴包括雀巢、伊利、蒙牛、亿滋、旺旺集团、娃哈哈、康师傅等知名企业。据创始人对媒体透露的数据,上半年,华稼食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预计年底将达到61%的增长率。
在植物奶概念流行的当下,燕麦奶无疑是热门赛道之一。该类产品的目标消费者包括乳糖不耐受人群、素食主义人群、有降低胆固醇需求人群及对饮料口味需求多样化人群,且随着市场认知度的提升,其受众范围不断拓宽。
缘何投资与企业产品关联甚微的热门原材料领域,虽然亲亲食品方面对此举不做回应,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其今年中期业绩报告中嗅到一丝端倪。亲亲食品方面在报告中透露,作为集团战略发展规划和业务拓展策略的一部分,集团已投资多家具有快速增长潜力,并与集团业务有协同作用的消费品行业企业。该类企业的业务主要包括在中国及国外生产或销售食品饮料及酒类产品。亲亲食品方面表示,对该类企业的战略投资对集团长期发展及产业布局有积极意义。接下来,亲亲食品将会继续与其部分战略投资伙伴合作,共同于电商渠道、食品博览会及展销会上推广集团及其产品,以吸引新客户。
实际上,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与合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新老品牌已经达成“和解”,是强强联合,携手将食品行业的蛋糕做大,还是陷入恶性竞争,答案早已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