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厝市民赵先生,刚满40岁,工作稳定,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大便一日一次,没有任何异常,也没有肿瘤家族史。今年5月份,他到晋江市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却发现结肠两个约2cm大小的息肉。进行了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病理回报为:高级别上皮内瘤便,局灶粘膜内癌。
接诊医生向其解释说,因为早期发现,避免了创伤大、费用高的外科手术治疗,如果再晚半年发现,可能就已经是进展期了,预后非常不好,即便能够手术切除,可能也保不住肛门。赵先生很是迷惑不解:“网上不是说患有癌症身体会有一些表现吗,我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
为什么肠癌悄无声息?对此,记者咨询了晋江市医院李龙钦医生。他表示,95%的大肠癌是腺瘤性肠息肉演变而来的,一般来说大于2cm的息肉癌变几率更大。肠道内长了息肉,自身是没有感觉的,绝大多数都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其过程如下: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转移癌。
李龙钦医生表示,按照“定期体检→重点筛查→早发现→早治疗”的规律,最好的预防就是40岁以上的人群都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尽管改善生活习惯可以预防肠息肉的产生,但任何预防手段都不是100%的。最好的预防手段就是在癌变之前做一次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一个带有高清摄像头的柔软管子,进入肠道后,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整个大肠,由于先进的放大和染色技术的运用,几乎可以发现96%以上的微小息肉(直径小于2mm)。
李龙钦医生建议,高风险人群应立即做筛查,包括:40岁以上人群;有肠道症状人群,如反复黑便血便、慢性腹泻或便秘等;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炎症性肠病药物治疗后;有盆腔放射性治疗史;长期精神压抑、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