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玲玲) 骨质疏松是常见的慢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由于骨质疏松引发的脆性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长,其带来的危害受到创伤骨科领域的极大关注。昨日上午,“第三届中国脆性骨折医联体年会暨2021年度上海六院福建医院骨科高峰论坛”在晋江举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邀请国内骨质疏松诊疗领域的权威专家,就“脆性骨折数据库的建立”“脆性骨折的诊疗和预防”及“脆性骨折护理规范”等开展讨论,共同讨论脆性骨折的预防与诊治,共话中国骨健康现状与未来。论坛内容深入浅出、精辟透彻,为参会人员带来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
施慧鹏是中国脆性骨折医联体主席、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常驻专家,从事创伤骨科和显微外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他告诉记者,脆性骨折在病发后1~2年再发骨折风险极高,因此需要进行一个长期的干预和规范性治疗。对于脆性骨折的预防,施慧鹏建议,要注重全面营养,不偏食,适当补钙,补充维生素D。另外要适当地锻炼,让肌肉变得强壮。
近年来,晋江市主动融入“健康中国”战略,致力于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2020年,晋江市与上海六院“喜结连理”,共建国家创伤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并已迈入实质性阶段。施慧鹏表示,此次活动在上海六院福建医院举行,是对福建医院骨科业务技术的充分肯定和全力支持,医院要充分把握好接轨顶尖医疗技术的机会,依托上海六院雄厚的技术力量,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骨科队伍,服务于晋江泉州,并力争辐射福建省乃至东南亚,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