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庄丽琼入职晋江市中医院。时隔两年,她被派往厦门中山医院中心ICU(重症监护病房)进修,同年10月份晋江市中医院ICU建科,她也成为开科责任护士之一。从一开始只懂3、4种仪器的使用操作,到现在能熟练运用二十几种仪器,庄丽琼在ICU一干就是11年,夜以继日地守护重症病人,陪伴他们走出人生的低谷。2012年—2013年、2017年、2019年,庄丽琼屡次被评为优秀责任护士。
深耕护理岗位13年
天使在身边
自入职以来,庄丽琼从一名普通护士逐渐成长为一名护理专科骨干人才,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做事风格。ICU是重症监护病房,进来的病人基本上都是生命垂危的严重患者,包括器官衰竭、严重感染、严重并发症、大手术后的患者。可以说,ICU是患者的最后一道保障,而ICU护士则需要陪伴患者打好生命的最后一道保卫战。
有一次,一名心梗男性患者的心电监护仪上提示出现室颤,情况紧急,但医生在急诊科会诊,没法及时赶来。这时,庄丽琼稳定心态,对患者进行了胸外按压、电除颤等抢救。因发现及时、抢救及时,该患者被成功挽回生命。像这样的案例,对庄丽琼来说,已不算少见。在ICU里,病人病情危急程度高,救治风险较大,很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仪器操作都离不开熟练的护理技术,每一次抢救都非常考验护士与医生的配合水平。
在ICU病房做护理工作,不仅需要有一颗硬核的心,也需要有一双会干体力活的双手。2小时为患者翻一次身,并需要给病人洗脸、擦澡、倒尿、换床单、换被套……除了总有“忙不完”的事,护士的压力指数也很高。面对与死神赛跑,护士的精神长期紧张,压力累积下来造成的生理、心理压力比较大。对此,庄丽琼坦言,“确实如此,进入ICU的患者病情重、变化快,生活不能自理,所以ICU护士的工作既高级又基础,既琐碎又规律。病人一有风吹草动,都会牵动着我们的心,所以在ICU上班,我经常是越上越精神。”
“像我干这么久的护士,基本上都有腰肌劳损或静脉曲张,腱稍炎、洗手洗到脱皮的,也较常见。” 庄丽琼说,“很多人问我,ICU的护士工作辛苦吗?我会实话说,确实辛苦,但它又是值得的。那种看着病人因为你的努力而活下来的成就感,是任何职业都给不了的。多年来,ICU病人的顽强斗志,也带给我许多感动和鼓舞。我想这是支持我走下去的最大动力。”
学习永不止步
因为一直坚持在ICU工作,庄丽琼深知“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外,更多促进康复的工作则全靠护士的专业护理。因此,护士护理水平、职业素养,将直接影响着重症患者今后的生存质量。
带着为病患提供更优质和贴心的护理服务这一理念,庄丽琼在工作之余,仍不断学习、充电,提升自己的专科能力,潜心钻研各类护理专业技术。2013年,参加福建省重症监护护理专业岗位准入培训班;2017年,参加福建省质控中心举办的血液净化培训班;2018年,参加泉州市急救护理技能大赛,获“动脉血气采集技术”赛项个人优秀奖;2018年,参加第36届全国ECMO理论与模拟培训班课程及演练。她时刻谨记:只有掌握更多、更先进的专科护理技术,真正成为医生们的另一双眼睛,才能为危重病人争取更多的生机。
2020年,晋江市中医院引进晋江唯一一台ECMO(人工肺),进一步提升重症医学的抢救水平。“如今,医院拥有越来越先进的治疗条件,为重症患者延续生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庄丽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