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吃了,尿布也换了,可孩子还是一直哭?”宝宝的出生,可为家庭带去无尽快乐,但对于有了早产儿宝宝的家庭来说,宝宝的来临既有喜悦亦有担忧。大多数早产宝宝的生命最初阶段都是在医院度过,但终究需要回归家庭。早产儿宝宝的家庭护理有着更高的标准,家庭看护人显然更需注意。对此,晋江市中医院住院医师李运肖表示,“早产儿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并且,早到的‘天使宝宝’出院后应定期随访,追赶体重很重要。”
“早到天使”的苦恼
“虽然我出生5个多月了,但我还是一个2个多月的宝宝……”记者看到,在晋江市中医院儿科展示墙的一张照片中,一名中医院医生正认真为一个打了马赛克的小宝宝做检查,而此句配文正来自图中,讲的正是一个早产儿“天使宝宝”。
晋江市中医院儿科NICU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陈冬梅教授专家工作室”。自新生儿科成立以来,成功救治了大量的早产儿及危重儿。其中,最小的早产儿是孕26周,体重850g。在早产儿中,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g者临床问题较多、病死率较高,是早产儿管理的重点。
随后,记者见到一位妈妈带着5个月的孩子来到医院随访。她告诉记者,孩子叫小智轩,是今年3月6日在晋江市中医院出生的,出生时只有28+2周,体重1.17kg,后因“早产儿、极低体重出生儿”转入NICU。因胎龄小、体重低,小智轩经历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消化道出血、喂养不耐受等难关,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历时52天顺利出院。接诊的医生李运肖坦言,“小智轩现已矫正胎龄2个多月,体重6.9kg,其间做了眼底筛查未见异常,出院后定期随访,现可抬头,大动作发育正常,目前各项指标正常。”
早产儿家庭护理全攻略
早到的“天使宝宝”小身体内含大能量,除了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的细心照顾与“打怪升级”外,出院后家庭护理同样重要。当早产宝宝出院后,很多新手父母手足无措,建议尽早学习早产儿家庭护理攻略。对此,李运肖医生建议——
首先,早产儿宝宝适合做袋鼠式护理。“袋鼠式护理”顾名思义,就是爸爸妈妈以类似袋鼠照顾幼儿的方式,将宝宝拥抱在胸前,让宝宝赤裸俯卧在大人裸露的胸前,像袋鼠一样持续地皮肤与皮肤接触,大人通过抚摸等方式与孩子交流,从而使宝宝有安全感。具体做法上,李运肖医生建议,“裸露皮肤后,可利用辅助方法控制房间温度。整个过程母亲应及时观察宝宝情绪,可倾听音乐或低声呼唤小宝宝。”
其次,新生儿抚触,也有利于早产儿智力发育和行为功能的发育,改善睡眠质量,尤其促进情商的发育和提高,对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体重、身长等方面作用显著。
抚触也有注意事项,比如,对新生儿每次抚触15分钟即可,一般每天进行三次抚触,一旦感觉婴儿满足了即应停止;开始时要轻轻抚触,逐渐增加压力,好让婴儿慢慢适应起来;不要强迫婴儿保持固定姿势,如果婴儿哭了,先设法让他安静才可继续,一旦婴儿哭得很厉害应停止抚触。
此外,李运肖医生表示,原则上所有早产儿出院后都需要随访,不可直接忽视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