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诗伟
“作为转业干部、一名党员,我应该带好头。”疫情紧张时刻,晋江市西园街道综合执法队队员连爱国主动请缨——前往街道健康管理中心参加防疫一线工作。一段时间以来,他和健康管理中心专班的“战友”们日夜奋战,为隔离观察对象提供暖心服务。
9月11日,西园街道疫情防控号角全面吹响,健康管理中心也正式启用,专班人员连夜进驻,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
只要隔离对象转运到达,无论多早或多晚,连爱国和同事都会在第一时间做好对接工作,并每日随访和提供帮助。今年55岁的连爱国是西园综合执法队伍中最年长的一位。他坦言,虽然知道在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并不轻松,但他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就应该带头站出来,为抗击疫情出力。而他也用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连爱国是西园三个健康管理中心全体专班人员日夜奋战的缩影。专班人员里有街道、社区干部,有医护、警务人员,还有第三方安保、保洁人员等,大家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在严格落实防控举措的同时,及时给予隔离观察对象周全的服务与关怀。其间,晋江市工信局也派驻多名工作人员前来支援,协助和指导健康管理相关工作,共同拉起了健康管理中心牢固而温暖的“防疫线”。
“在这里集中观察,隔离的是病毒,不隔离关怀。观察对象有什么需求,我们都尽快给予答复、尽可能提供帮助。”西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居家健康管理相比,健康管理中心的防控措施更为严格,能够更好地防控疫情。专班人员每天也会致电各观察对象,关注其健康情况的同时,向他们了解是否有需求或者困难。对于有需求的对象,第一时间给予帮助。
同时,街道还不定期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到健康管理中心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确保观察对象用餐食品的健康与安全。
与此同时,西园街道还发挥辖区高教资源丰富的优势,邀请泉州轻工学院的心理学老师协同开展健康管理和服务工作,给予隔离对象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引导他们在医学观察期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缓解紧张情绪,为他们穿上“心理防护衣”,用关怀与温暖驱散疫情带来的不安和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