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金融理财节推出“防骗课堂”专栏,聚焦重点人群,持续性地进行风险提示,着力提升青少年和老年人的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针对青少年的常见金融骗局
刷单兼职
这种类型的骗局在校园生活中是最常见的,诈骗分子一般打着“躺着就能赚钱”“轻松刷单,月入五千”等煽动性极强的校园兼职广告,让很多涉世未深、想赚取一些生活费的大学生上当受骗。“刷单”套路会在初期让刷单者在刷单成功后获得多笔几块到几十块不等的小额收益,而伴随着这一笔笔收益的,极有可能是高额的利息、其他额外费用、套路性分期贷款等骗局隐藏其后。
在此提醒各位消费者,“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大家千万不要有贪图小便宜的心理,不要轻信“躺着赚钱”“高额回报”的虚假说辞,切勿因小失大,防止上当受骗。
助学金诈骗
为了减少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情况,国家和高校建立了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却有不法分子利用公家政策进行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盗取学生校园信息,继而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高校老师、教务工作人员等身份,电话联系学生并能详细报出学生的基本信息,获取信任后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为由,要求学生向其提供银行账号和密码,或直接要求学生进行转账,进而实施诈骗。
在此提醒高校学子,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通过学校提供的正规渠道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切勿向陌生人转账汇款。接到类似电话应立即向班主任、辅导员咨询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针对老年人的常见金融骗局
“红包”骗局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老年人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越发得心应手,许多老年人甚至紧随潮流,通过“红包”发放压岁钱。伴随“红包”的广泛应用,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红包”来实施诈骗。例如部分代金券的微信红包,想要领取的话,需要按照要求填写姓名、手机号、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并要求扫描二维码。这些二维码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木马病毒,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利用“红包”进行诈骗的手法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各位消费者应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切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不明二维码,保护好资金安全。
养老投资
最美不过夕阳红,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许多人会选择在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之外,额外准备一笔养老储蓄,应对退休之后的不时之需。这让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老年人的钱袋子,骗取老年人合法财产,其中最常见的当属“以房养老”。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或者以长期出租养老床位、销售养老公寓使用权等名义,套取老年人资金,以“养老”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给老年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在此提醒老年消费者,投资选择银行、保险等正规机构,在家人子女的陪同下选择合适的养老投资,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保护资金安全,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