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的时候,蓝筹白马股等‘核心资产’‘满天飞’,最近几个月却反过来了,变化太快了。”晋江股民王先生近期有些郁闷,此前一直看好并坚守的白马股,这几个月以来“萎靡不振”,整体跌幅在市场中排名靠后,看着其他中小盘股屡创新高,王先生不免有些着急。“这几天反弹了一些,也不知道能持续多久。”
一边是光伏、新能源汽车、军工和周期股等高景气度板块持续上扬,一边是互联网、医药和消费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持续调整,跌幅之深,让本地投资者着实感叹“轮动如此之快”,不免有些“慌了”。“核心资产”真的不“香”了吗?轮动何时会到来?
新增投资者数首现下滑
近期,A股市场总体表现不佳,震荡态势下,不少个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撤,但业绩良好的成长股却逆势而上,两极分化依然存在。这不免也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公布了7月新增投资者数量。数据显示,7月新增投资者数量为160.89万,同比下降33.69%,这是自去年3月份以来,单月新增投资者数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形。
“判断市场的情绪,除了成交量,新增投资者数量也是一方面。”晋江某券商工作人员蔡先生说,“尽管A股已连续20多天成交量破万亿水平,但整体的赚钱效应并没有扩大,行情仅存在于小部分板块里。”
数据统计,自今年3月开始,A股市场新增投资者数量同比增幅开始不断下降,7月份更是首次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这也意味着市场情绪降到了今年来的新低。
尽管市场情绪下滑,但从板块上来看,分化十分明显,与今年年初的情况截然相反。年初,“核心资产”表现强势,中小盘可谓“无人问津”。而近半年来,以互联网、医药和消费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在3月份之后急转直下,部分板块个股跌幅超过40%。反观景气度较高的资源类、新能源汽车等板块,无一不走出了良好的走势。
近半年以来,“核心资产”表现不佳,但实际上,在过往数年中,以互联网、医药和消费为代表的“核心资产”经历了一波长牛走势,不少相关个股在年初时创出新高。而在3月份之后急转直下,部分板块个股跌幅超过40%。
分化愈演愈烈是为何
一边激战正酣,一边却屡破新低,分化行情愈演愈烈又是为何?
“主要是市场轮动之下,高景气度行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成长性也更好。”券商人士陈先生说,“政策带动之下,不少板块有着较高的预期,未来具备很好的成长空间,业绩也将有所保障。”
“从市场驱动逻辑来看,市场交易的是未来景气度的变化,也就是产业或者公司的基本面预期。”招商证券近期研报表示,对于景气上行的行业或公司,其板块指数或公司价格多数跟随景气度走高,此时一般对应的是业绩和估值的双升,也就是“戴维斯双击”;而当景气度下行时,则面临“戴维斯双杀”。
招商证券认为,市场主导风格与ROE(净资产收益率)为代表的景气度高度相关,即当创业板ROE/上证ROE走高时,创业板指/上证指数则上升,也就是当创业板ROE上行更快时,创业板指表现会更好。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市场行情风格的变化。当ROE上升并且上升的速度更快时,对应的产业景气度快速提升有望推动行情持续走强,直至ROE出现拐点,这时可以赚取估值和业绩双升的收益。
而对于成长板块,虽然累计涨幅可能较大,在市场阶段系统性调整之后,率先走强的仍然是这些主流板块,主要的驱动力就是这些趋势成长的产业ROE在持续走高,市场对于未来通过业绩消化估值具有较强的信心,直到市场认为以ROE为代表的产业景气周期拐点将会到来。
关注低估值板块的机会
“怕高都是苦命人。”不少投资者打趣说道。在高景气度板块仍在持续走高、结构性行情演绎到极致的当下,不少业内人士也将目光转向了以往的价值股上。
“经过几个月的大幅回撤,不少白马股已经脱离了原先的高估值,回归合理水平,甚至进入低估值区域。”陈先生表示,此时,适时关注也十分有必要。“年初时,市场普遍看好‘核心资产’,为什么现在又如此悲观呢?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核心资产’回到合理估值甚至低估值后,就具备良好的投资属性。”
中金财富证券认为,在经济增长压力显现背景下,国内宏观政策可能稳中趋松,市场不至于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投资者对市场行情不必过于悲观。在此背景下,建议投资者降低收益预期,均衡配置成长与价值,一方面可在波动中逢低吸纳产业逻辑强的高景气板块,另一方面,可布局部分前期涨幅落后的、基本面与估值相匹配的优质“白马”。中金财富证券也建议,投资者可多关注部分超跌龙头潜在反弹行情,对于遭遇过度抛售而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的部分板块,例如医疗保健和部分科技巨头,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
“短期来看,中报业绩角度,钢铁、采掘、化工及有色等因估值仍处低位,值得关注;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休闲服务等老的‘核心资产’政策风险尚待消化,保持跟踪。”兴业证券认为,高景气行业,电子、新能源汽车、光伏、军工等长期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和增速,震荡中仍适合逢低布局,传统金融、地产、基建等绝对估值低位行业也成为市场波动中的稳定剂。
中信证券表示,市场依然处在过渡期,政策误读压制市场风险偏好,投资者预期修正尚需时间,基本面偏弱有待缓解,预计四季度开始修复,建议保持耐心。配置上,建议投资者以均衡配置的策略,自下而上精选高端制造的军工及低估值金融、基建等板块个股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