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特别害怕带娃去商场,一旦遇到了他喜欢的东西,就好像被现场点了穴位一样,脚步都挪不开了,不给他买就开始闹脾气,作为家长站在旁边真的很难为情。”家住中航城天骏的曾女士说道,如果给他买了就怕以后会变得更加骄纵,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满足。如果不给他买,这趟“出行”又变得很不愉快,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当父母的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有一次我跟女儿逛超市,跟她说只能选择购买一样东西,结果她想买沙滩玩具又想买变形金刚,我看她纠结了老半天后开始哭,说为什么不可以都买呢?我的内心虽然有点动摇,但还是让她选择了最想要的,另外一个等她下次存够钱了再来买。”杨女士认为,这样的做法能够延迟满足孩子,不过分纵容孩子想“买买买”的购买欲,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
然而,更多的家长面对这种场景时都无从下手。有的为了让孩子停止“撒泼”,一次又一次地满足孩子提的无理要求;有的则是呵斥孩子,并迅速带孩子离开现场。这两种做法,其实都不可取。那么,家长应该要怎么做呢?
如何帮宝贝树立正确消费观
尝试延迟满足 让孩子学会自己管钱
建议
当孩子提出想要买一件东西,但家长不想满足时,可以这么说:“宝贝,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东西,但是……”在给予理解和共情的基础上拒绝,孩子的接受度会高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家长已经决定给孩子买了,就不要再说一些不情不愿的话。比如,“你这么不乖,还整天想买东西。”“这个太贵了,我们挑便宜点的买。”家长无意的一句话,可能会中伤孩子,引发其他的问题。
当孩子想要“买买买”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借机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首先,让孩子知道应按需购物,学会延迟满足。比如,想要买一件东西时,可以和家长讨论是否需要,如何理性做好金钱规划,避免冲动消费。同时,还可以和孩子讨论物品的价格、质量,同一类商品价格为什么不同?要怎么做出选择?如果要购买的商品超出了约定的价格范围,那么就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多攒点钱再买,或等到节日时再购买。
对于年纪稍微大点的孩子,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管钱,并制定消费计划。平日里,家长给的零用钱、红包及其他奖励,都可以让孩子尝试自主管理。当孩子有了购物需求,就可以自己制定计划去实现。
炎热的天气里,想带娃出门溜达一下,很多父母认为商场是首选。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玩具、美食等诱惑,家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妈妈,我想玩一下卡丁车。”“我想买那个奥特曼的玩具。”“我想吃一个甜筒。”……为了达到“目的”,有的孩子甚至会靠撒泼来让家长妥协。对于这种常见的场景,家长该如何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