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繁忙的工作,我白天几乎没什么时间和孩子互动。”“生活节奏太快了,每天疲于奔命,好不容易闲下来了也只想一个人静静。”恰逢暑假,正是增进亲子情感的好时机,你陪孩子高质量的“玩耍”了吗?来自池店镇海丝幼儿园的林俊右妈妈刘秋月认为,撕掉“父母”的标签,成为孩子的玩伴很重要,这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仅仅是家长,还可以成为他的好朋友。
高质量陪玩 走进孩子内心
“常言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句话的深意。在和儿子一起玩的过程中,我能更好地理解他的语言和感受。俊右很小就喜欢画画,经常拿着笔拉着我和他一起画。‘妈妈,我想要画章鱼,你和我一起画好吗?’‘好呀,我们一起画。’”刘秋月说道,这个时候她会准备好她的画画工具,也让孩子准备好自己的画画工具。在创作过程中,只要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都会放手让他自己去完成。同时,她会不断地跟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的能力。
刘秋月认为,借助孩子感兴趣的事情,通过和孩子一起“玩”的方式,能够更不费力地教给孩子一些“本领”。“比如,有一次学习组织时装秀表演。儿子一回到家,就跟我表达了他的想法:‘我想变成机器人,参加幼儿园的时装秀。’我听到后就陪他制作服装道具,因为他有画画基础,我会把一些简单的上色任务分配给他。”刘秋月说道,因为有了“小助手”的帮助,他们很顺利地完成了服装道具的制作。当孩子穿上机器人服装到幼儿园参加时装秀时,不禁向同学们自豪地介绍道:“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完成的。”
撕掉“父母”标签 做孩子的小玩伴
“一旦孩子有想要做的事情,我会积极地引导他。在和他一起完成的过程中,我会让孩子明白想要做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好。同时,也会不断给他肯定和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坚持力。”刘秋月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孩子说很喜欢玩篮球,便让他报了篮球培训班,除了每周的篮球课外,她都会陪着孩子每天早上到公园的篮球场玩半小时的篮球。“在玩的过程中,我会放下大人的身份,忽略掉妈妈这个角色,作为他的小伙伴和他一起玩,我本身也很享受参与其中的感觉。”刘秋月补充道,在亲子畅玩的过程中,也帮孩子复习了篮球课的内容。
有付出就有回报。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快乐,增进了亲子情感,还让孩子在实践中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做什么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地练习。有了辛勤的“浇灌”,那么收获的“果实”就会更加“香甜”。刘秋月感慨道:“我儿子在上幼儿园前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喜欢表现自己。通过陪玩,我们慢慢地去引导他,勇敢、大方地表现自己,不断地给他一定的鼓励,让他慢慢自信起来。”
宝妈育儿干货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其实,一张纸,一只小虫子,一片叶子……他们都可以玩上好一会儿。作为父母,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那不妨和他们一起玩吧。一同放下电子产品,在玩的过程中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赢得孩子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