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体育协会秘书长黄孔融:

晋江篮球的发展 离不开一代代裁判的努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晋江篮球萌芽状态,那时候的篮球场还很少,而且都是沙土场地,几乎还没有水泥球场。比赛也很少,只有在正月才有一些村子的邀请赛。但凡有村子举行篮球赛,就是万人空巷,简陋的场地里三层外三层地被观众挤满了。正是在那样的条件下,晋江老一代的裁判们开始了他们的征程。

“1985年,林其仁获得国家级篮球裁判资格,也是当时晋江最高级别的篮球裁判。”黄孔融清楚地记得那时篮球裁判的前辈们在场上的英姿焕发、精神饱满,他们的每一声哨声,都是那么帅气而威严。

上世纪末期,晋江基层篮球开始呈现井喷式发展,标准的水泥灯光球场如雨后春笋般迸出,一下子把晋江基层篮球推到了高峰,各村各地的比赛逐渐多了起来,相应的裁判需求也多了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批年轻的裁判相应而出,洪文挺、方榕滨、李俊生、黄谋荣、庄跃远、赖世艺、赖尚南、许宏庆、施文作、洪于实等第二代裁判开始活跃在各个赛场。”黄孔融告诉记者。

21世纪,晋江基层篮球进入发展的高峰期。在晋江村级篮球赛和晋江青年男子篮球赛等本地赛事的推动下,晋江每一年的篮球赛事有上百场,几乎长年不断。水涨船高,很多的篮球运动员、篮球爱好者、学校老师、大专院校学生纷纷加入到裁判队伍中来,晋江的篮球裁判团体不断壮大。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