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千古幽贞是此花

留婉珍

上课的日子,手捧课本,与课桌平行,一路花朵惹人。暑假的日子简单明亮,做饭洗衣,清尘浇花,一颗凡尘俗子之心,宠辱不惊中趋于平和。

这个暑期的某一天,我在阳台上邂逅了她。这是怎样的一种花啊!她是那样洁白无瑕,娉娉婷婷地站在那儿,如圣洁的天使。六片椭圆的花瓣向外伸展着,泛着莹莹的微光,小小的水珠在上面滚动。她悄悄地朝你眨着眼睛,又好像刚刚睁开惺忪的睡眼,欣喜地望着这个新奇的世界。六根花丝顶着金黄的花蕊,颤颤地站在你面前,仿佛刚刚经过洗礼,那样娇嫩柔弱,那样不负重荷。几丝极淡极淡的香气,慢慢在空气中漾开来。哦,原来是我的建兰开花了。建兰也叫四季兰,生性强健,苍绿峭拔,花朵绽放在盛夏,不知道我的建兰这次开的是今年的第几次花?一直以来,站在教学工作的圆里,让心灵的砝码称量,让清澈的目光雕削,教室、操场、教研室构成和谐的三角形,却总是忽略了陋室的阳台。

我向来喜欢兰花,阳台上陆陆续续种了葱兰、建兰、吊兰、虎皮兰等。兰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品种繁多,花型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兰科总共800属,20000多种,是世界上第二大植物家族。她端庄素雅、质朴高洁、坚韧刚毅,深受人们喜爱,与梅、竹、菊一起并称为“四君子”。我总觉得她是花中隐士、花中君子。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以兰为题吟诗作画,或咏其品格,或赞其美姿,或借其抒臆。屈原有诗:“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尤其是清朝的郑板桥,不但喜画兰,而且好赞兰,赞兰的韵致,赞兰的奇崛骨格。如他的《高山幽兰》:“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他所画的兰花,秀劲绝伦,脱尽时俗。时人评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作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朱德元帅也对兰花情有独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他一如既往地寻兰、养兰、咏兰。朱德元帅一生创作了约40首咏兰诗词,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首《草堂春兴》:“幽兰出谷弱袅袅,移到草堂愿折腰。通道芳姿不解意,陪同工部发新条。”饱含了朱德元帅对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朱德元帅为何如此钟爱兰花?这与他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有关。他的第一任妻子叫伍若兰,1928年湘南起义期间,朱德与耒阳农民武装的宣传员伍若兰相识、相知、相爱,后二人结婚,婚后伍若兰随同朱德上了井冈山。1929年2月2日,国民党刘士毅部偷袭红军军部,为掩护朱德突围,伍若兰不幸被捕,在狱中她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年仅26岁。朱德为此伤心不已,自此他热爱兰花,以此寄托他对伍若兰的无限思念。

兰花,没有玫瑰的浓香,没有牡丹的华贵,只有一年四季的绿色。不需要你精心照料,当你想起她时,给她一点点水喝,她就心满意足了。有一次,我不小心碰掉了一簇嫩叶,把这簇嫩叶捡起来,顺手放在另一个盆的土中。她顽强地活下来,并生根、发芽、长叶,不多时,又献给你一盆新的兰花。不经意间,几朵毫不起眼的小花,悄悄地绽放于丛丛绿叶之中。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