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消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只鲨鱼:三代传承 匠心制作

随着时代的变化,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但记忆里的“味道”却从未改变。

说起深沪,人们总会想到拳头母、马加羮、鱼丸等,让人吃一口就念念不忘。今天,本报记者将带领大家走进三只鲨鱼店,这是深沪的一家老店,也是抖音网红店,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三代人的传承 见证成长

坐落于深沪镇上的三只鲨鱼店,门店不大,但是售卖的东西可不少,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走进门店,便被门口琳琅满目的各种深沪特产所吸引,如拳头母、虾丸、马加羹、墨鱼卷等。

据了解,张于达鱼丸店原名张孚为汤点铺,创始于民国1925年,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是当地负有盛名的老字号之一。爷爷张孚为早年跟随其堂叔张道炳(张道炳出生于清同治年间,是深沪鱼丸第二代传承人)学习鱼丸制作,深得其赏识。

他学习刻苦好钻研,在传统鱼丸制作工艺上,结合当时渔民赶集对热食的喜好及需求,创作出“斗昌羹”“马加羹” “鱼丸汤”等上等汤点。

1964年,其子张于达传承父亲技艺,并在鱼丸制作手法及“汤点”技艺上提升一个层次。现在其孙子张俊评继承父业,用心钻研鱼丸制作技艺,并注册“三只鲨鱼”商标,参与市场品牌竞争,通过传承让这个老字号得以发扬光大。

多年来,三只鲨鱼秉承传统老手艺,坚持真材实料,只为顾客带来高品质的产品,用张俊评的话说,宁愿自己少赚一点,也要把品质做好。店里的墙壁上,挂满了荣誉证书,晋江好味道、特色小吃烹饪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中国地理标志等,都见证了它的成长。

直播带货 开辟新营销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人的购买渠道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尤其是这两年,大家更是把目光瞄准直播。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深沪美食,张俊评利用互联网学习网络营销及视频制作。2019年开始,他利用抖音直播带货,获得可观的销量。

“主播”张俊评用一腔纯正的闽南话,以及质朴的产品制作视频,吸引了许多吃货的关注。在他的抖音账号下,不乏夸赞他对鱼丸精益求精的技术、表示思念家乡味道的评论,更是俘获不少吃货的芳心。现在,张俊评的抖音视频共获得了17.4w的点赞。

通过张俊评的“直播间”,许多喜爱深沪特产的外地客人慕名而来,有不少人特意驱车来深沪三只鲨鱼店,购买深沪特产。“曾有一对厦门老夫妻驱车到店,一次性购买3000元产品。”张俊评说,漳州、福州、厦门等地都有张俊评的“粉丝”。不仅如此,在缅甸、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华侨都是张俊评的常客。

“我们现在和专业的冷链物流合作,在网上下单产品,隔天就能配送。”张俊评表示,开展线上销售主要是为了推广深沪美食,让全国、全世界都能品尝到深沪美食。此外,三只鲨鱼还推出定制服务,可根据顾客需求来定制产品,目前该项服务深受广大顾客喜爱。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