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晓艳) 近日,晋江市召开知识产权提升专班工作推进会,晋江市金融局、中国人民银行晋江市支行、晋江银保监管组、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泉州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市担保公司”)等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就本单位7月份知识产权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发言,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建议及需协调问题事项;围绕《泉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金管理规划(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讨论。
区别于传统以不动产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企业将合法拥有的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经评估机构评估后向市担保公司质押,再向银行申请融资,从而使“知本”变为“资本”。
据介绍,纳入风险补偿金代偿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原则上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每家企业贷款金额不超过300万元,单次贷款期限原则上不低于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贷款期满归还全部本息后,符合条件的可续贷。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够切实支持小微企业盘活无形资产,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有力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大于不动产抵押贷款,在此前,银行可能会有所顾虑,不愿意推出相关产品。规划出来后,采取的则是风险共担机制。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风险补偿金),符合规定要求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借款企业逾期超过三个月未偿还其本金的,由风险补偿金、市担保公司、合作银行、合作评估机构按40%、35%、20%、5%的代偿比例承担本金损失。
下一步,晋江市各相关单位还将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传,做好企业融资需求调查,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通过政府牵引,将知识产权价值化,助推晋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