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市中医院“三伏灸”预约开始啦

动动手 一起制作三伏贴

个人简介 吴玉如,副主任护师,住院部护士长,从事中医护理工作25年,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晋江市护理学会中医护理专业小组组长,高级育婴师、导乐师、新生儿抚触师。 擅长:运用腕踝针、耳穴埋豆、刮痧、拔火罐、循经推拿等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各种急慢性痛症、失眠、单纯性肥胖、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妊娠剧吐等症。

本报记者 吴清华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从养生角度来看,“冬养三九,夏养三伏”,意思是说,伏天养生做好了一整年都会少生病。那么,在这个时节要如何养生呢?晋江市中医院副主任护师吴玉如介绍,选择此时行药物贴敷,是最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

为啥要推荐三伏灸?

“夏天中的三伏天,是全年中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间。在此行三伏贴,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吴玉如解析说。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会咨询“三伏灸和三伏贴,哪个好”的问题,对此,吴玉如表示,“三伏贴和三伏灸指的是同样的东西,只是不同叫法。三伏贴是通过中药的贴敷治疗;三伏灸用的都是对皮肤有刺激性的中药,并且通过生姜、大蒜汁的调制,在贴附过程中,局部出现烧灼感、温热感,类似于灸法,所以叫作三伏灸,这两个说法指的是同一种疗法。”

学习制作三伏贴

由于很多读者朋友对于三伏贴不够熟悉,今天我们就跟着副主任护师吴玉如一起来学习三伏贴到底是怎么制作的。

第一步:选取药材。根据处方将药材粉碎、过筛。粉碎的药材必须达到100目的粉碎标准,每个粉碎后的中药颗粒直径不能超过0.15毫米。粉碎后还要“过筛”,只有被“筛过”的药粉才可入药,因为过筛后的药粉均匀度提高,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第二步:调和辅料。蜂蜜按照比例混合在姜汁中。

第三步:和坨。将姜汁蜂蜜混合物倒入药粉中和成药团。

第四步:压制药饼。擀面杖压制药膏成药饼状检验药饼厚薄是否均匀。

第五步:切割药饼。将药团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药块儿,装入密封袋中备用。使用的时候将小药块儿贴到医用药贴上,一片小小的三伏贴就算完成了。

下周日 开启初伏贴灸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晋江市中医院积极突出中医特色,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在运用中医特色综合疗法治疗疑难病、慢性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伏灸适应症:呼吸系统疾病(如对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各种慢性咳嗽、体虚易感冒等有良好治疗效果);骨性关节炎(如对膝骨性关节炎,俗称老寒腿,效果显著,对其他慢性肌肉关节疼痛、慢性腰痛、颈椎病、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也有良好效果);消化系统疾病(如对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慢性腹泻等有良好治疗效果);儿科疾病(体质虚弱、抵抗力降低的患儿,可见消化不良、厌食、易感冒、哮喘、鼻炎等);妇科疾病(如对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畏寒等有较良好的治疗效果);手脚发凉、畏寒怕冷等虚性疾病等亚健康状态、体质虚弱、免疫力低者。

7月11日开启初伏贴灸,读者朋友若有意向选择三伏贴,也可自行前往晋江市中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门诊408室)、康复楼二楼针灸推拿科进行咨询、诊疗。正值“冬病夏调”的好时机,小伙伴们一定要把握住时间,错过可要再等一年。

小贴士

适合对象:2岁以上的儿童及成年人。(禁忌症及人群:孕妇;严重心、肝、肾及脑疾病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疾病发作期。)

贴药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据年龄、体质差异,可调整时间,灸、贴后当天不能洗澡。

三伏贴时间:

初伏:2021年7月11日(星期日)

中伏:2021年7月21日(星期三)

末伏:2021年8月10日(星期二)

加强伏:2021年8月20日(星期五)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