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诗句出自唐代李白的《送友人》。绿水青山天蓝蓝,晋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报记者 阙杨娜 陈巧玲 秦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绿色是福建一张亮丽名片。要接续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今日的晋江生态环境优美,蔚蓝的天空下,河流清澈,市民在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和学习,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曾几何时,因排污排气污染,水变黑了,天空乌烟瘴气,连白衣服也不敢晒了,环境堪忧。
近年来,晋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敢打攻坚战。经过多年不懈的环境治理,生态得以恢复。晋江的山依旧青翠,晋江的水依然清澈,晋江的天空更蓝了,并且空气质量一年更比一年好。
如今的好环境来之不易。守护好生态环境,就守住了晋江的金山银山。让山更青,让水更明,让天空更蓝,让我们晋江人永远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活在诗情画意中。
01亲 历 者 说
庄俊彦:帮企业算一笔环保账
2017年,我刚到陈埭环保中队上任,负责相关工作。那时候,晋江正在着手开展燃煤锅炉环保提升整治,实施燃煤锅炉淘汰。我看了一下陈埭镇影像图和手中那份天然气管道铺设线路图,看到密密麻麻的房子,瞬间“一个头两个大”,那意味着燃煤锅炉环保提升整治工作几乎覆盖整个陈埭镇,工作量可想而知。
我们开始做前期准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和天然气公司联系,咨询他们的团队建设能力,管道铺设范围能否覆盖整个镇;和企业进行座谈,了解企业对替换天然气的意愿;和村干部、村民也聊一聊,因为管道铺设要挖开路面,对大家出行也有影响。
2018年,晋江重新划定禁止销售使用高污染燃料区域(简称“禁燃区”),重新划定后,“禁燃区”从原来的梅岭、青阳、西园、罗山的一小部分区域扩大到晋江的五个街道三个镇、良种场,面积从原来的14.51平方公里扩大到159.1平方公里。
陈埭、西滨两个镇划入其中。按照规定,这两个镇禁止销售、使用II类高污染燃料。这些包括除单台出力大于等于20蒸吨/小时锅炉以外燃用的煤炭及其制品,石油焦、油页岩、原油、重油、渣油、煤焦油等。
经过摸底调查,陈埭共有134家企业150多台燃煤锅炉需要替代,这些多数是鞋材企业,数量占全市的70%左右。但是我们只有“7杆枪”, 为了做好工作,我们分工明确,分别对接企业、村和村民、天然气公司。
我们先跟企业算一笔账。虽然单从燃料的成本来看,燃煤是比燃气便宜,但从综合成本来看,使用天然气是更合算的。在人力成本上,使用燃煤的话,需要三班倒盯着,还要不断地添加煤粉;使用天然气只需要有一个人在操控台上负责开、关就行。在作业环境上,前者容易造成厂区都是粉尘,燃烧后通过大烟囱排放出去的颗粒物也会让空气变得灰蒙蒙的;后者则是让整个厂区更加干净整洁。在产品品质上,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更稳定。这一笔账算完,大多数企业都是理解和支持的。
随着陈埭燃煤锅炉替代工作的逐步推进,大家也逐渐看到了空气环境的变化。我们在回访企业的时候,企业主跟我们说,以前员工宿舍晾衣服都会沾上一层灰,大家都不敢穿白色的,现在衣服晾晒在外面,都没这担忧了,而且现在到企业,也不会有刺鼻的燃煤味了。
02亲 历 者 说
李为民: 从门外汉变成了专家
三年了,大家都憋着一口气,终于盼来了梧垵溪正式销号的好消息。
梧垵溪是晋江唯一一条境内发源、跨境入海的溪流,境内经5个镇(街)、开发区,流域较长。当时,晋江市针对梧垵溪流域水体黑臭、人水争地、生态退化等突出的短板问题,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及时组建由140多名干部组成的强大治水团队。
我们水利局是梧垵溪治理的保障单位。当时,我们跟着梧垵溪河长一起去巡河,可以说整条流域就是“黑、脏、臭”,垃圾多,环境差,杂乱无章。上游是蜜饯厂,中游是以糖果食品厂为主,溪流颜色是白色、红色、黄色,到了下游就是黑色,周边群众意见很大。毫不夸张地说,我们都不敢靠近那个水,有时候碰到了,回来都要赶紧洗手。
但是,为了查清流域内的污染源种类,我们一家一家排查。在工作例会上,各个市直部门针对争议,直接到流域取水样进行化验,到最后,大家都从门外汉成了专家,一看到水的颜色,就能大致判断出是什么污染源。
经排查,梧垵溪的污染源总类主要包括工业、农业、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这块,就通过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大企业,小型企业甚至是地方特色作坊就进行整合,对污水集中收集纳管,再汇入污水处理厂。农业污水这块,沿着流域关停了100多家畜牧场。生活污水则需铺设农村生活污水管网,目前沿途涉及的16个村19个项目都已经完成管网铺设,接户率也达到90%。
在治水过程中,梧垵溪也创新了工作做法,组建9个市直部门30名干部组成的8个工作专班和5个镇(街道、开发区)111名干部组成的工作团队,把力量压往一线,将问题摆到岸边,做到“领导在岸边巡查、矛盾在岸边调处、措施在岸边落实”,同时实行“挂图作战”,实现治河“零遗漏”;实行“云上监管”,实现涉河“零容忍”;实行“清单销号”,实现护河“零反复”。
有段时间,梧垵溪流域的水质指标在五类水标准线忽上忽下,我们天天盯着这个指标,心也跟着忽上忽下,但是工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都已经销号了,我们就集中精力盯在生活污染源上,一家一家去排查。
2018年我们做过电话调查,群众还是比较肯定治理效果的。慢慢的,梧垵溪的微信工作群里连续出现了鱼、虾、白鹭的照片,大家在群里都很兴奋,那意味着梧垵溪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已经逐步转好,我们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在,我们都会亲近水域,有时候还会从溪流里捧起水来,那是清澈的。
观察者说
给晋江生态保护点个赞
犹记得,10多年前,同事骑着摩托车到陈埭采访回来后,总会拿出湿纸巾擦脸,湿纸巾瞬间变成灰黑色。而如今,随着生态综合治理的逐步实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在晋江不断展现。热爱运动的林劲平一到傍晚,就会到沿海大通道陈埭镇路段跑步,“这几年逐渐恢复生态的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把我吸引过来了。”林劲平乐呵呵地说,现在生态得到了保护,水草又茂盛了,特别是到了晚上,水鸭、白鹭很多,冬天的时候,因为气候宜人,还会有不少候鸟来过冬。
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这些是人民最大的期盼。近年来,晋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环境质量的提升,始终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把人民的期盼落到实处,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晋江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
在采访李为民时,当谈及梧垵溪流域再现鱼、虾、白鹭,他的嘴角不禁上扬,那一刻,他说,再辛苦都值。是啊,三年前,那条又黑又臭,让人不敢亲近的梧垵溪,如今一有群众路过,都会夸它的好,夸干部们很辛苦。
而这些,不正是“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写实吗?作为观察者,记者要给晋江生态保护点个赞!
群像
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
守护好晋江的“蓝天碧水净土”,是晋江始终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近年来,晋江以保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为核心,全面推进水、大气、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
来自晋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晋江的空气质量逐年提升,优良率从2016年的94%到2021年5月的100%,这倾注了晋江“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努力。
“在燃煤锅炉综合整治中,我们加强源头管控。”晋江生态环境局污控科相关负责人说,在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锅炉整治中,晋江出台燃煤锅炉淘汰补助政策,对按期完成燃煤锅炉淘汰的企业给予每蒸吨3万元的补助。
而在东海垵集控区里,67台燃煤锅炉全部实现清洁能源替代,由福能晋南热电为集控区内的热用户集中供热,集控区内的17根烟囱陆续拆除。“实施集中供热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用煤量减少5.5万吨。”晋江生态环境局深沪环保执法中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集中供热,推动东海垵工业区供热模式逐步由“零散耗能型”向“集约经济型”转变模式,促进区域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在“精准管控大气”中,晋江生态环境局还从行业专项整治着手,在产的102家建陶企业均完成干燥塔升级改造和窑炉尾气脱硫改造,共完成121台烟气自动监控设施安装和联网;完成陈埭镇136家规模以上制鞋企业VOCS设施改造,在制鞋行业试点开展视频监控;完成全市29家印染企业定型机废气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开展印染行业用电监控管理;督促14家喷涂企业和173家印刷企业落实废气处理设施。
治水,关键在于斩断污染源。近年来,晋江不断推进全市21条流域周边335家涉水工业企业尾水纳管,加快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让执法更有针对性。“目前全市建设在线监控设施17套并全部实现联网,布设185个水质监测点位并每月分析跨境水质变化。”晋江生态环境局生态科科长杨少峰介绍说,当前晋江全市各主要流域COD平均浓度已由启动整治时的200mg/L降至2020年10月份的56mg/L,氨氮平均浓度也由最初的约20mg/L降至9.61mg/L,全面消灭了重度污染。
同时开展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跨境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综合整治工程98个。并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实施仙石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晋江下游生态整治工程。
土壤防治工作,晋江出台相关方案,明确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涉及地块,指导污染地块土地使用人开展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同时,开始自然保护区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农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