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柯国笠
近日,晋工机械生产制造车间里,晋工新能源机械首个落地化产品JGM857E亮相,以全新的荧光绿配色呈现。无独有偶,福大机械今年新推出的第三代30T重型叉装机,也以“极光绿”为主色调,在一众传统机械色彩中显得异常显眼,并在近期的厦门石材展上受到众多客户关注。
近年来,围绕智能化、绿色发展、品牌化等趋势,工程机械行业不仅对内紧抓研发,在外观造型上,也积极变革,采用绿色、蓝色、红色、金属灰等,更加重视色彩带来的视觉效果,一改以往一眼望去满目“苍黄”的色调,呈现出别样的色彩风潮。
工程机械也玩起色彩
荧光绿的主色调,搭配亮黑色线条,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晋工机械新推出的JGM857E首次亮相便让不少制造行业从业者感叹:这配色真好看!
据悉,晋工机械此次推出的荧光绿配色的装载机产品JGM857E,是晋工机械在其明星产品JGM857L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行业新能源的趋势,推出的新款新能源产品。该原有优势产品已经积累了晋工多项技术和提升工艺,可靠、高效、节能、大气的晋工新一代轮式装载机产品,是晋工在工程机械领域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有心人会发现,晋工机械在该款产品命名上,特别以“E”作为尾缀,以区分传统燃油产品线,并突出其电动的动力来源。
“绿色本身就有绿色能源的含义,采用绿色作为主色调,实际上还是要突出该产品节能、绿色环保的最大特性。”晋工机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产品采用的高性能电池作为驱动力,并搭配有晋工基因的驱动电机,“相比传统燃油线产品,该产品作业起来更加安静。”
除了晋工机械,在晋江,另一深耕行业多年的机械企业,今年以来也推出新款配色工程机械。
近日,福大机械的新品福大第三代30T重型叉装机FDM8300正式交付客户使用。有别于福大以往以橙黄色为主的产品色系,该款产品在底盘主体及车轮毂外露部分采用全新的“极光绿”为主要配色,搭配驾驶室、叉装臂的黑色色调,显得十分新颖。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厦门石材展上,该款产品还出现在福大机械参展海报的C位,独树一帜。
“这个配色是我们新推出的,参展的时候在一堆黄色、橙色的工程机械里面显得很醒目。”福大机械总经理柯贤玄告诉记者,新款配色不仅吸引眼球,而且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不少客户前来询单。
晋江市机械装备与制造协会秘书长黄文彬告诉记者,色彩是工业设计的最外显部分,部分工程机械企业开始在外观色彩方面进行升级,显现出当下部分行业企业的活力。
新能源新技术催动全新造型
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推出多种色彩产品,晋江机械行业企业并不是第一批尝试者。
早在数年前,世界第一的工程机械厂家卡特彼勒就率先一改其传统的橙黄配色,推出蓝色挖掘机。
近年来,随着国际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变化,国产工程机械在技术水平、工业设计能力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并有后来居上赶超欧美日韩传统优势工程机械品牌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中联重科就曾推出绿色起重机、塔机产品,同样,在各大展会上,三一的“中国红”、中联的“极光绿”、山河的“山河绿”、铁建的“工程黄”……一众国产优势工程机械品牌都竞相推出全新配色优势产品。
对此,有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国产工程机械品牌推出的新配色固然由各种因素促成,但是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国产品牌的发展已经进入全球工程机械竞争的新阶段,“在过往的技术和市场积累下,龙头企业和品牌开始在新品研发、工业设计方面有更大的底气和信心,色彩就映射出了这一点。整个行业对于未来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
此外,也有人士表示,工程机械领域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高景气度,企业有了一定的资金后,对于产品的研发投入也会有相应的增加,“色彩的变化,一方面有品牌营销的需求,也是展现新品差异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观察此次晋工机械推出的新款颜色叉装机,以及包括近年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推出的新配色产品,不难发现,这些特殊配色产品多为该品牌旗下负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产品。
以晋工为例,JGM857E作为该公司首款新能源产品,是晋工机械在新能源、新动能领域的里程碑,同时以绿色作为主色调,有效地区分了与以往产品的不同,但在设计语言上,还是延续了晋工的经典构造。
同样,中联重科的“极光绿”配色在新能源起重机、塔机等新能源、新动力产品上才得以应用。
“新能源、新动力的更替必然是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发展的趋势。”黄文彬表示,近年来,行业企业加快新能源、驱动电机动力等方面的布局,从而进一步催动行业向前发展。
绿色智能成下一风口
如果说,色彩展现的是新面貌,那么,色彩之下,则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勃勃生机。
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组委会近期发布的“202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显示,疫情期间,入榜的11家中国制造商销售额逆势增长,且排名首次超越美国,由全球第三升至全球第一。
“国内配套能力已经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体系。此外,国内工程量大,给工程机械很多施展能力的机会。再者,与国外品牌相比,中国机械的性价比较高。”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多年的市场和技术积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和壮大。“即便没有疫情后中国经济复苏带来的时间差,中国机械制造销量超过国外品牌也是早晚的事。”
去年,工程机械行业迎来新东风,带动行业迎来难得一见的高增长。
叠加绿色智能的风口、国内“碳达峰”“碳中和”、人居环境对施工作业要求的提升、国标变化、技术迭代等多重因素,高景气度催动下,工程机械行业再次站在了改革创新的十字路口。
2020年,国家工信部发布《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推进工程机械电动化,加快工程机械行业向新能源转型成大势所趋。
“但整体看来,当前电动工程机械产品的渗透率尚不足1%。”BCG研究认为,工程机械市场的电动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部分国内外第一梯队企业有所布局,主要从挖掘机产品切入电动化,且只牵头展开零星电动产品试点项目。
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产品素来就有“油老虎”之称,且工程机械对电池容量、能量密度要求较高,恶劣施工环境也导致电池成本居高不下。
据悉,此次晋工机械亮相的首款新能源叉装机,研发周期长,且一改以往油箱、传统变速箱等的三大件构造,结合驱动电机搭配新能源电池作为动力总成。
对于晋工机械而言,绿色新能源的发展具有战略布局意义,选用新配色也饶有意味。
“这对传统工程机械企业来说,是个全新领域。”有业内人士表示,对多数小型企业来说,没有技术整备实力,也没有人才、资本实力。
但是,BCG研究认为,“工程机械电动化的前景依然乐观,在技术升级换代的背景下,预计电池成本有望在未来每年下降5%~10%。随着电池成本下降,电动工程机械的总拥有成本也将进一步缩短,从而更具有替代性,市场认可度也将大大提升。”
而从整个产业链来看,BCG研究预测称,工程机械的电动化进程必将在价值链上催生出诸多新玩家与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