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吃苦 清热降火
5月21日是小满,小满节气处在春夏相交之际,它既有春天万物升发的特点,又有夏天多雨炎热的特点,此时人体的阳气也容易受损,体内湿气会增加,情绪也会更加烦躁。那么,面对小满节气,广大小伙伴在饮食、生活等方面该如何调整?为此,本报记者特意采访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泉州市营养健康协会会员陈宜阳,快来看看,他怎么说。
“小满是阳气升发的时节,广大小伙伴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少吃重口味的生湿食物。”陈宜阳说道,可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黑木耳、西红柿等,少吃动物脂肪、海腥鱼类、酸涩辛辣、煎炸烧烤等食物。同时,夏日晨起空腹可多喝温开水,可促进新陈代谢、有助内热的排出。陈宜阳表示,“天热吃苦,犹如进补”,平素胃肠有积热,比如经常便秘、反复口腔溃疡的人群,在小满时节可吃些苦味食品,比如苦菜、苦瓜、莴笋等,可以降火清热,以减少身体水分的流失。
小满后,天气炎热,很多人选择开空调纳凉,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宜太大,不宜超过5℃,室内温度不少于25℃,开空调的房间不要长期关闭,并注意定时通风。当在室内感觉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同时,此时着装以简单、舒适、能吸汗透气的棉质服装为好,若因雨水或汗水湿衣,还应及时换装,以免湿气郁积在皮肤,而诱发湿疹、痱子等皮肤病。
适当运动 常揉“足三里”
“汗为津液”,小满气温渐高,人体出汗增多,易耗气伤津,出现乏力、懒言等症状。所以,小满时节的运动不宜过度,运动时让身体出些“毛毛汗”就行了,不要大汗淋漓。陈宜阳表示,每天坚持傍晚快步走或慢跑个半小时就好,不要久坐久卧,动动才有阳气。运动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可适量喝淡盐水以补充身体钠盐的丢失。
陈宜阳说道,夏季补气健脾,适合按揉足三里穴,中医常说“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足三里位置:膝盖外侧的凹陷处,食、中、无名、小指四个手指并拢的位置,用拇指指面按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以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为度,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小贴士
食谱推荐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不仅影响记忆力和专注力,还会导致头晕、易怒、免疫力下降等问题。陈宜阳推荐以下三个食疗方给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心悸、健忘、长期便秘的小伙伴。
1.柏子仁粥:柏子仁10至15克,粳米50至100克,蜂蜜适量。将柏子仁去杂质,捣烂,同粳米煮粥,将熟时放蜂蜜,煮沸即可。
2.小米枣仁粥:小米100克,炒酸枣仁末15克,蜂蜜30克。小米煮粥,熟后加入酸枣仁末,搅匀。食用时加蜂蜜。
3.雪梨炖百合:雪梨、鲜百合各1个,冰糖、蜂蜜适量。雪梨去皮去核,切块;百合剥开,用清水浸泡,去沫。雪梨、百合、蜂蜜和冰糖放入炖盅,加水盖过所有食材;炖盅盖好后隔水加热,大火烧开转小火炖40至60分钟,熄火,凉至不烫口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