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小凤
近日,第五批“泉州工匠”名单出炉,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织造总工程师周用民名列其中。
自1992年进入织造行业以来,周用民在纺织行业从业近30年,主持过多个技术研发项目,在设备及工艺的升级改造上成绩突出,为推动企业发展及行业进步贡献力量。
周用民是信泰集团的精编工程师,也是国家级纺织高级工程师。2018年,他来到晋江工作,拥有多项研发奖项的他,经过企业推荐和开发区推荐,被晋江市评定为智能制造高端人才。
据介绍,周用民通过整经加50-100G/L抗静电剂、整经双层贴纱、穿纱双层分纱、张力杆上方加一道分纱针等措施解决静电绞纱断纱,提升坯布品质,使得其单A以上品质率由零提高到90%以上。
涤纶环保低弹是废旧塑料瓶回收再利用,和普通涤纶低弹相比,表面有较多毛羽劈叉,反映在布面上则是散漏花针严重,鞋型制成率低下。周用民通过整经加30-50G/L防滑移助剂,沉降片床抬高1~2mm,散漏花针基本消除,制成率由50%提高至98%以上。
秉承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周用民在信泰短短的两年多时间,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提升,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也赢得了客户更好的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周用民在双针床单贾卡经编机上量产鱼丝公版鞋材质量问题研究方面取得成功,在短时间内完成重新大货量产,满足了客户对品质和交期的要求。
“一款单丝公版鞋材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我们定性为花针疵病,主要是由于原料涤纶鱼丝的特殊性、鱼丝张力偏紧和组织结构设计的特殊性三个方面造成。在对疵点准确定性和形成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适当降低了坯布纵向密度,放松了鱼丝的进线编织张力,对沉降片的运动曲线进行了延时滞后调整,最终疵点完全消除解决。”周用民解释道。
周用民不仅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发挥作用,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且还在相关期刊上分享自己的经验。据介绍,他独著或者以第一作者身份累计在《针织工业》和《纺织导报》上发表学术论文《在LIL-8A型多功能棉毛机上开发试制新产品》《热湿舒适性针织面料生产实践与原理分析研究》《多组分混纺/交织吸湿排汗针织面料的开发与性能分析》;以第二作者身份在《针织工业》上发表论文《Cleancool纤维抗菌安全吸湿速干面料开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第六届(2020年)全国针织创新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在双针床单贾卡经编机上量产鱼丝公版鞋材质量问题研究》。
“荣誉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我将一如既往地在纺织行业‘深挖’,不忘初心,发扬工匠精神。”周用民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