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玲玲
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知或记忆,往往从它的标志性地点或建筑开始。作为晋江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晋江市医院旧址“爱国楼”,不仅承载着老一辈晋江人的记忆,也镌刻着晋江的历史文脉和精神内涵。
“爱国楼” 桑梓情
说起“爱国楼”,曾任晋江市医院院长、如今已年过八旬的张英灿依旧记忆犹新。“当时,我们医院就只有一幢三层楼房和几座简易平房,医疗设施非常简陋,交通也不方便。”张英灿回忆道,1978年,彼时的晋江县医院设在下行村(今青阳霞行社区),由于环境破旧,加上就诊量与日俱增,医院的条件早已满足不了群众需求。
1979年,原籍晋江青阳下行村的旅菲爱国华侨蔡琼霞回乡探亲。得知县医院情况后,她便提出捐资支持医院建设的想法。“当时考虑过拆掉旧址翻建,但琼霞说拆掉旧的会影响群众就诊,倒不如重新建一个新的。”张英灿告诉记者,后来为了顺利建设新医院,蔡琼霞开始忙碌起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新院的申请、土地报批、选址、建设等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在医院建设过程中,只要蔡琼霞人在晋江,每天早上六七点,都会到工地看看。“那个时候,工地没有搭设临时办公室,我作为院长,每天都会搬一把椅子,坐在大门口监工,很多人找我都得到工地找。”张英灿说道,印象中的蔡琼霞穿着朴素,为人亲切,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她会和我坐上一两个小时,聊聊工程进度,也会话话家常。”
1987年,蔡琼霞捐资兴建的门诊楼落成。为了给新落成的门诊楼取名,大家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我们当时想了不少名字,比如有人提议叫‘琼霞楼’,我记得她听完以后只是笑了笑。”张英灿回忆道,最终,还是蔡琼霞自己为大楼取了名。“她说,捐建医院是出于爱国之心,就叫爱国楼吧。”名字确定后,蔡琼霞邀请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叶飞为“爱国楼”题字。
1988年3月,医院从下行村整体搬迁至新华街392号。自此,“爱国楼”成为晋江市医院的别称,亦成为晋江的地标性建筑。30多年来,无数医务人员在这里辛勤耕耘,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
作为晋江侨亲爱国爱乡的生动例证,“爱国楼”也成为蔡琼霞子孙后代传播优良家风、铭记爱国情怀的标志之一。2005年,蔡琼霞之子陈永栽捐款200万元,重新装修“爱国楼”,为母亲续立慈善功碑;2019年6月,蔡琼霞之女携其子女在回乡探亲之际来到晋江市医院,参观“爱国楼”,追忆母亲生前的慈善足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爱国楼”,晋江市医院里还保存着不少爱国侨亲的慈善印记:1989年,旅菲华侨杨文豹捐建白求恩雕像一座;1990年,旅港乡贤(匿名)捐资100万元建设华侨楼;1990年,旅澳乡贤苏晋南捐赠旅行车一辆;2005年、2016年,旅澳乡贤陈明金分别捐赠当时配置最先进齐全的救护车一辆……这些慈善事迹的背后,饱含着广大旅外乡贤的赤子之心、桑梓之情。
精医为民 “医”路奋进
2021年1月31日,晋江市医院再次迎来历史性一刻——全院从工作了30多年的新华街旧址搬迁至如今占地300多亩的新址。作为这一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林清泉老院长感受着医院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条件简陋到设备先进的岁月。
说起医院的发展,已退休十多年的林清泉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1936年,晋江市医院创建初期,没有固定的场所,仅有一支十几人的医疗小分队,直到1953年医院才在青阳下行有了自己的“住处”。“当时医生人也不多,仅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几名医生。”林清泉回忆道。
此后,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于1988年搬迁到新华街后,医院开始迈入稳定发展阶段。1991年起,医院开始寻找医联体合作,相继与多所省内外医院达成医联体协作关系,推动医院学科发展。1998年,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成为泉州市首家“二甲”县级医院。“那个时候,每天来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现有的病房已经满足不了需求。”林清泉说,同年,晋江市启动病房综合大楼建设,总投资4300万元。(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