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清华
人一疲劳或者晚睡,就非常容易上火,引起牙龈肿痛,令人难以忍受。因此,由于牙龈“上火”而预约口腔医生的人越来越多。然而,仅从牙龈肿痛、牙齿松动这些征兆来看,并不能直接将其判定为“上火”。或许是患上了牙周病。本周,我们邀请公立非营利性三级口腔专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闽南分院(晋江市口腔医院)彭友明医生做客本栏目。
牙龈肿痛不一定是“上火”
每逢炎热夏季,高温加上好吃冷饮、辛辣、煎炸和油腻的食物,不少读者朋友常会出现“上火”症状。近日,咱厝市口腔医院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家住罗山的陈先生就是其中一位。1个月前,陈先生发现自己双侧后牙出现松动,牙龈肿痛,不要说啃排骨,就连青菜都嚼不烂。
陈先生告诉医生,因为近来生活压力大,且工作繁忙需要经常熬夜加班,时不时就觉得牙龈有些肿痛。甚至在最近几天,吃饭时感觉咀嚼无力,个别牙出现松动。他断定自己一定是 “上火”了,便百度了下治疗去火的小妙招,比如“用盐水漱口,服用消炎药,用药物牙膏刷牙”等。在他的自我治疗下,牙龈肿痛的情况偶有所好转,但反复发作。担心之余,他还是提前预约了市口腔医院的医生,想让医生帮忙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彭友明医生经过检查后,告诉陈先生,他得的是牙周病,并不是所谓的“上火”。
牙周炎日常如何保健?
“炎炎夏日,口腔防上火工作刻不容缓。很多人都习惯喝凉茶或者用消炎药来治疗口腔上火,然而,火气只是被暂时‘按’下去,很快又会卷土重来。” 彭友明医生表示,“更何况,陈先生得的是牙周病,根源不在于上火。牙周病是口腔中的两大类主要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在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更居高于龋病之上。”
牙周炎可进行日常保健。推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每天刷牙2—3次(有条件的话,能够饭后刷牙更好),每次至少3分钟,选用软毛牙刷,采取BASS法刷牙。其次,需及时清除邻面菌斑。邻面即两颗牙齿相邻部位,一般方法刷牙不能完全清除邻面菌斑,需要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冲牙器等工具来补充。接着,建议定期行龈上洁治术。通常情况下,每年到医院行龈上洁治术1—2次。最后,建议定期复查。牙周炎患者在牙周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出现问题及时治疗,才有助于终身维护一口好牙。
牙周炎常见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牙龈肿痛、出血是“上火”,吃点“去火”药,用点药物牙膏就能好。彭友明医生解析,这种方法属于治标不治本。牙龈出血是牙龈受到刺激引起炎症时,牙龈结缔组织中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沟内上皮增生,微小刺激即引起毛细血管的破裂和出血。
误区二:牙龈出血就不能继续刷牙了。彭友明医生解析,不刷牙导致菌斑堆积,反而加重牙龈的炎症。
误区三:刷牙谁都会,不用学。彭友明医生解析,不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清洁牙齿,还会导致牙齿颈部的缺损和牙龈的损伤;建议学习BASS刷牙法。
误区四:洗牙不好,会让牙缝变大、牙齿松动。彭友明医生解析,龈上洁治术后个别牙出现敏感是因为本来应该由牙槽骨包裹的牙根被牙结石侵占,去除牙结石后,敏感的牙根面暴露,导致牙齿遇冷热刺激时敏感,一般情况下牙齿本身会自行修复而缓解。
误区五:牙周病治疗一次就好了。彭友明医生解析,牙周病治疗需要定期复查,终身维护,以防复发。保护牙周健康需要定期检查、早期治疗、日常维护,面面俱到,才能让您的牙龈不“上火”。
健康问答
食疗如何更有效
读者问:经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某种蔬菜对预防或治疗某种病症有帮助”,但是却很少能找到具体的食用量。那么,到底该吃多少才有效果?
晋江市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蔡志俐医生答:药剂师有句名言,叫作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同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脱离具体的量化值的宣传,都是不科学、不严谨的。比如,蛋白质对人体很重要,但是,如果过量食用蛋白质,体内的氮含量就会增加,而这有可能对肾脏造成很大的负担,同时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