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看来,中医似乎是不折不扣的“慢郎中”,只能治慢性病,急救不在行。面对诸多中医急救的质疑,晋江市中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省中西医结合急救重点专科负责人张银清表示:“中医急救历史源远流长,中医学术的发展是以治疗急症为突破口的,中医急救在针灸、刮痧、放血、急救方剂等方面一直很有特色。”
如今,晋江市中医院急诊科团队力破门户之见,以患者需求出发,通过西医精准的检查诊断手段、中医整体施治的理念,初步形成了外感发热、急性脑中风、急诊针灸、动物咬伤、烧伤这五大中医特色急救方向,走出一条中西医结合特色急救之路。本周“健康课堂”,记者采访了晋江市中医院急诊外治中心负责人张转喜。他认为,中医急救妙法多,已成了该科救死扶伤的“急先锋”。
名医简介
张转喜 男,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师承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教授。现为市中医院急诊外治中心负责人,泉州市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秘书,泉州市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
中医治急症 方法很重要
当我们看古装剧播放到有人受伤的情节时,常能见剧中有不少中医急救方法,如针刺、放血、灸法、点穴、汤药……在诸多的急救方法中,针灸体现了中医急救的硬实力。张转喜介绍,“中医救急,以针灸为上,针灸急救范围很广,具有方法简便、起效快、经济实用等特点,特别是在救治昏迷、痉挛及部分血症等方面,效果显著。”
近年来,市中医院急诊科率先在国内开展朱氏头皮针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介入中,配合三棱针进行十宣放血,可以明显控制再出血风险,降低血压及颅内压,最大限度恢复脑中风患者后遗症,从而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急症 时机很紧要
中医急救时机很关键,在急危重症病人诊治的过程中,通过辩证、辨病,及时介入中医疗法,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市中医院急诊科成立动物咬伤二级学科以来,在救治过程中,中医药一直发挥着“急先锋”的作用。“患者通过铍针进行局部切开引流、十缝穴进行三棱针放血治疗;同时配合拔罐、留罐、蛇伤膏外敷、三草汤或犀角地黄汤内服等中医特色综合救治,以达到清热解毒、止痛消肿功效,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张转喜说。
中医治急症 选择很关键
指导单位
晋江市卫生健康局
特约协办
电话0595-85891234
预约咨询时间:24小时,节假日无休
门诊就诊预约方式:晋江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电话预约、自助机预约
地址:晋江市泉安中路1105号
中医急救的选择,包括方法、时机、病例等选择。在病例的选择上,不但要考虑多发病、常见病,还要考虑中医的优势。
张转喜介绍,“比如,急性胰腺炎是比较常见的急腹症,目前西医对肠麻痹治疗缺乏确切的疗效。我科根据多年诊疗经验,在名老中医郭森仁主任医师指导下,自创一套运用中医特色疗法‘郭氏六联疗法’。郭主任认为急性胰腺炎以湿热瘀毒壅滞胃肠为主,治则以清利胃肠为主。在其理论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主要包括中医辨证论治、灌肠技术、中药外敷、穴位注射、摩腹法、八段锦等为主的6项中医诊疗项目。该疗法已成为福建省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张转喜解析说,中医急症救治的生命力在于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采用内外结合的办法,借助现代医学设备,才能让中医急诊站得稳、走得远。同时,最重要的就是用疗效说话。治病救人,必须以患者为本,让患者认可。
据记者采访了解,目前,以紫草油、烧伤膏外敷法治疗烧烫伤,穴位敷贴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针灸止痛,耳穴治疗急性哮喘,中医正骨手法,刺络放血等中医特色急救疗法,都是该院急诊医学部的拿手妙招。“诸如此类的中医急诊诊疗技术还有很多,相信在学科主任张银清带领下,坚持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地挖掘、总结、提升、凝练,我们能寻找更快、更好地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独特中医急救方法。”张转喜说,“当然,因为是急危重症,所以市民朋友遇到此类情况时首先应保证及时就医,不建议自行使用民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