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厝罗山街道梧桐社区,有一位让人啧啧称奇的老人,94岁高龄,不仅可以肩挑百斤柴火,骑着自行车到处逛,还会自己做饭,动手做木工活,走起路来精气神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他就是陈大灶,做了一辈子的木匠,“退休”后也没有闲下来,不仅坚持自己生活,还常常会动手做一些有趣又有用的“小玩意。”
肩挑百斤柴火 走路不输年轻人
陈大灶的家在梧桐社区梧桐溪边,离家三四十米就是从社区蜿蜒而过的梧桐溪。这是陈大灶每隔几天就去捡柴火的地方,每次他都要捡满满两大捆柴火才会回家,这两捆柴火加起来有近百斤。这天,记者来到陈大灶家时,正赶上他挑着柴火回家,两捆扎扎实实的柴火在扁担两头晃动着,陈大灶的步伐不紧不慢,挑着它们稳稳落地(记者试了试那担柴火,晃悠着没走两步就走不动,有些汗颜)。
在陈大灶的院落里,已然堆满了柴火,有细小的树枝,有整根的竹子,也有砍好的木材块,“这些够烧很久了。”陈大灶现在仍喜欢用柴火做饭,儿子们有给他备了电器、煤气的用具,他还是习惯用土灶,“用土灶烧的饭好吃。”每日三餐,陈大灶都自己做饭,其实儿子就住在隔壁,但是老人家却坚持要自己生活,“我能走能动的,自己生活多自在,想吃什么煮什么,想睡到几点睡到几点。”陈大灶说,也许是年纪大了,晚上都睡不着觉,因此他过着晚睡晚起的生活,常常早上快11点才会起床,起来后煮稀饭,吃完就到处走走聊聊天,有时会骑着自行车去村里逛逛。
“我吃得很简单,大多数时候都吃稀饭,偶尔煮干饭,儿子媳妇女儿都会买菜买肉过来。” 眼前的陈大灶看上去只有70岁出头的样子,红光满面、声若洪钟。人们问他保持这么长寿又健康的秘诀是什么,他总是笑呵呵地说没什么呀,就是简单吃饭、简单生活。
40多年木匠生涯 “早期村里门窗都是他做的”
陈大灶闲不下来,常常会动手做一些小玩意,上图为他制作的补鞋工具。
这么多年来,陈大灶的生活的确是挺简单的。
陈大灶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父母亲生养了十个孩子,陈大灶是老大,底下还有九个弟弟妹妹。因此,读了几年私塾之后,陈大灶早早地就出来帮助父亲讨生活。“那时候都是种地、干些零活。”陈大灶说,20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个木匠,帮人做一些打造门窗的活。那个时候,村里没有其他木匠,这个从温州来的木匠便常驻了下来。木匠师傅干活时,陈大灶总会过去看,他对木匠活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木匠师傅看他喜欢,便开始带他。就这样,陈大灶成了木匠师傅的学徒和帮手。后来,陈大灶成了村里唯一的木匠,村里有人盖房子、做家具,都要找到他。“不仅做门窗、八仙桌、长条椅子,还有脸盆架之类的都做。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塑料、不锈钢的家具,很多都是木制的,一般家庭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但主要还是做门窗。”陈大灶说,那时他每天都过得很简单,除了回家吃饭休息,他都在雇主家干活,“只有大年初一才会休息一天,大年初二早上一大早,就有雇主上门来把我的工具担挑走。”村里只有他一个木匠,非常抢手,若有的人要赶着盖房子入住,怕他被别人先请过去,就常常会用这种方式来“抢人”,“现在村子里那些早期的房子的门窗都是他做的。”梧桐社区老年人协会会长陈基执说。现在,陈大灶住的这个石头房子也是当年他自己一砖一石盖起来的,那扇老木门满是岁月的痕迹。
那时,陈大灶在村里很是吃香。“做了木工40年,从一天2元做到了一天200元。”陈大灶伸出两个手指头比画着说,那个时候,他是村里人们羡慕的对象,“一天可以赚2元,那个时候大家挣工分,一天最多也就挣8个工分,每个工分折算成钱也就3到5分钱,一天下来4毛钱最多了。”钱赚得多,但也很辛苦,陈大灶的时间都给木工活了,长期的劳作让他的身体变得不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铁门、不锈钢门窗越来越多,找陈大灶干活的人越来越少,而已经60岁的陈大灶因为身体不适,在子女的要求下干脆就收起了做了40年的木匠生涯。
自制捕鼠神器受欢迎
如今94岁的陈大灶已经“退休”了30年,但是,他常常会“手痒”,动手做一些小的木作。在陈大灶的走廊下,放着一个看上去有点奇特的木制品,整体上看有点像篮子,可是提手提起来后,却是一个钉满了钉子的T型木棍。“这是用来抓老鼠的,不要看它简陋,可厉害了,这些年抓了有上百只老鼠了。”
这是陈大灶自己研究制作的捕鼠器,几块木板、一根渔线、几颗钉子,就组合成了他手中的这个神器。农村老鼠多,都是买铁笼子来抓老鼠,有一天陈大灶看着院子里的木材,就想着自己做一个,“这就像一个半开了盖子的箱子,老鼠一进去吃就会踩到底板,底板下压时把外边用渔线拉着的钉扣弹开,上面的木头盖就会掉下去,老鼠就会被砸晕在里面。”他琢磨了怎么能让老鼠进入笼子里后能够被瞬间砸晕,想了很久以后,他把上面的木头盖加厚了几层,“越重砸下去的效果就越好。”就这样,陈大灶做的第一版捕鼠器诞生了,“没想到效果很好,第一个捕鼠器就抓了很多老鼠。”陈大灶做了几个送给亲朋好友。但是,随着老鼠越抓越多,陈大灶的第一版捕鼠器却变得越来越破烂,老鼠也越来越容易逃脱。陈大灶发现,被砸的老鼠醒过来后会啃咬木头盖上的木头,把木头盖咬得越来越小,捕鼠器变得破烂不说,老鼠还很容易逃脱。怎么办呢?陈大灶就在新的捕鼠器的木头盖上钉满了一排又一排的钉子,仿佛给木头盖穿上了一层铁甲,“这样就不怕老鼠咬了,而且有了这一层钉子,木头盖下落的时候对老鼠的打击更厉害。”让陈大灶很得意的是,这个改良后的捕鼠器有一次还抓到了一只黄鼠狼。
现在,陈大灶每天都会在院落里翻一翻有什么材料可以用来做点小玩意,家里的椅子是他随手做的,院落的木门也是用废木料打造的。在院落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大堆工具,有一些是过去做木工用的刨具,有一些则是锤子之类的敲打工具,“你看,这个是做来补鞋子用的。”陈大灶手里拿着几把木把手的工具,工具顶端是带钩子的铁线,原来,这是巧手的他打造的补鞋工具,家里的鞋子坏了都是自己补的。
当人们感叹他的巧手时,陈大灶总是笑着说:“闲着也是闲着,随便瞎做的。”每当做出一个小玩意,陈大灶总是很开心,知足常乐,简单生活,这个可爱的老人用他朴素的语言和朴素的生活诠释了人生的真谛。
陈大灶自制的捕鼠神器看着简单,却很有用。